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图评 > 正文

治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不妨让使用者评价

2023-12-20 09:51:47

作者:冯海宁

  □冯海宁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一方面增加了基层人员的工作负担。“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过去,上面的各种政策,主要是靠基层干部来传达、落实。如今,上面的各种政务App和公众号,同样靠基层干部、社区人员来打卡或“刷分”,有的有实际意义,有的是形式主义。由于这类工作纳入考核,基层不得不承受压力。

  另一方面,增加了办事群众的负担。按说,在“指尖上办事”比跑政务大厅方便了,然而由于政务App各自为政,群众网上办事就得下载,加之有些政务App操作复杂,群众在网上办事非但不方便,反而感到很麻烦。特别是部分老年人不熟悉智能手机和政务App操作,更难以接受。

  所以,出台《意见》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其目的就是为群众网上办事减负。针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意见》既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用1到2年时间,建立健全统筹管理、审核备案、评价反馈、清理退出等机制,而且要求强化建设管理、强化使用管理、强化安全管理、强化组织保障,为治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开出全面“药方”。其中,加强统一规划、加强立项审核、限制强制功能等,有望从源头上来根治。

  同时,防止强制使用、防止过度留痕、防止滥用排名、防止多头填报,可以说,这都是基层工作人员期待已久的治理措施。尤其是过度留痕、多头填报,这是基层反映最多的问题,《意见》以旗帜鲜明的态度、精准的措施予以防治,期待“药到病除”。加之压实主体责任、夯实属地责任、落实监督责任,有望以“责任倒逼”使《意见》最大化发挥效力。

  此外,还应该对政务App、政务公众号等,进行总量控制。对于必要的政务新媒体,要提升其服务质量;对于非必要的政务新媒体,该“砍”掉的应坚决取消,其服务功能应合并到其他政务新媒体中,这样才能避免“一人管60个App账号”等现象。要控制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总量,既需要顶层科学指引,也需要地方规范管理。

  由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为基层工作人员和群众减负,所以防治效果究竟如何,应该由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实际使用者来评价。如果使用者评价满意,说明对这种新型形式主义防治效果良好;反之,如果使用者仍不满意,防治工作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总之,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具有减负、纠风双重意义。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