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泉声 > 正文

以政策之温度,消融冰雪之严寒

2023-12-11 11:15:38

作者:李明

  大雪迟到了,但倡议没有迟到。

  对济南人来说,关于雪的两个消息在朋友圈刷屏:坏消息是,让济南人期待了一个周末的大雪延迟到了周一;好消息是,济南发布了应对强降雪天气,实行错峰上下班的倡议书。

  倡议书中明确提到,各级各部门执行《济南市应对极端天气停课安排和误工处理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12月11日,除保障城市正常运转和便民服务岗位外,其他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人员实行错峰上下班。

  诚然,如何上下班和以何种方式出行,本质上属于各单位和个人的自主选择,但在极端天气这个不确定性面前,这就不仅仅是一家一姓之事,而是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冷暖的公共事务。这时候,就需要当机立断的速度与面面俱到的温度兼备的宏观调控参与进来。

  要知道,纷飞的雪景对疲于奔波的打工人来说并不是空灵诗意的心头好,而是焦虑不安的心头堵。诚然,避害虽是人的本能,但在“KPI”面前,一些打工人只能选择当起风雪中的逆行者。因此,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出发,要缓解公众的焦虑与顾忌,不能只靠简单的呼吁呐喊,更要有细致入微的换位思考和体察洞察。

  比如,济南的倡议书中就明确提到,确因天气原因无法按时到岗的人员,不计入日常考勤。这一“官方背书”,无疑免除了民众的后顾之忧,也让我们重新思考公共政策的内里所在——要以政策的照拂,帮助公众打消在出行路上,以孤身之力对抗极端天气的无力感。

  错峰出行从某种程度上,是为正常的生产生活方式按下了暂停键,这种秩序的打乱或许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城市的原有节奏。因此,政府部门每次的倡议,都是一种观念普及和信念的传递——生命至上永远是不确定性因素之上最大的确定性。

  《左传》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纵观人类与极端天气作斗争的历史,其本质就是运用大概率思维来应对小概率事件的底线思维。暴雪可能会迟到,但忧民所忧、想民所想的大局意识不仅不能迟到,还必须先一步到场。

  苍穹之下,天气是最公平的体感。唯有以城市的人文温度化解极端气候的严寒,才能在冰雪消融后,重新恢复那烟火气的日常。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