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泉声 > 正文

“升级”国际交通枢纽,济南乘风飞翔!

2023-11-28 10:12:11

作者: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11月7日,山东省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会,释放出了一个“重磅信号”——“建设和培育青岛、济南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明确提出“培育济南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折射出山东交通谋划格局的升级,凸显出济南越来越重要的交通枢纽属性。

  目标定位升级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意味着更多的交通项目的谋划和落地,这对济南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看,把握住历史机遇就一定能乘风飞翔!

  交通,带来风气之先

  济南成为近现代交通枢纽,历史可以追溯到近120年前。

  1904年6月,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济南古城开来了第一列火车,得到消息的市民涌到火车站,争先恐后地“参观”这个神奇的钢铁“怪物”——这一年,德国人独自兴修的胶济铁路延至济南,并全线通车。

  其后,胶济铁路不仅带来了德国的洋线、洋火、洋油,还为济南打开了通往世界的窗户,一个典型内陆城市,开始了自开商埠的历史之旅。

  1905年11月15日,济南商埠筹办告竣,正式开设为“华洋公共通商之埠”。

  胶济铁路通车后不久,津浦铁路济南泺口段也正式通行。至此,济南成为北上京、津,南下沪、宁,东联胶、莱的交通枢纽。自开商埠,使济南由原来政治中心城市逐步发展成为华北主要经济中心之一。

  从那时起,济南与先进的技术、思潮走得越来越近。济南这样一个内陆城市,借此实现了旧型城市向新型城市的飞跃。

  交通,改变城市命运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现代交通,是经济腾飞的翅膀。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45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坐在日本的城际高速列车上,心潮起伏地对记者形容自己的感受:“感觉到很快,有催人跑的意思。”

  高速列车的速度极大推动了这位伟人的雄心和想象力,对中国建设发展作出了“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的决策。

  改革开放成就了现代化的中国。今天,中国的火箭运载技术、大规模输电技术、高速铁路技术世界领先、举世瞩目。

  2011年,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铁全线通车,带领中国全面进入“高铁时代”。

  在这条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上,铁轨把中国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两大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连成一体,彻底颠覆了传统意义上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一线连南北,时空骤缩减。

  打开路线图,你会发现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把大部分身躯留在了山东;细心观察,济南更是位于这条交通大动脉的中间节点。

  北上北京,南下上海,无论去哪,济南都在这个以速度制胜的竞争棋盘上占得先机。

  枢纽,济南名副其实!

  苦练内功,综合性交通枢纽跃然而出

  枢纽,并非先天而成,主要靠后天努力。

  济南虽然不靠海,但处于内陆东西联动、南北衔接的中间点,的确拥有区位上的先天优势。但把优势转化为发展的胜势,让处于枢纽的位置真正成为枢纽城市的能级,确需下一番苦功夫!

  2021年2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印发,青岛被列为“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但在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中,其中没有济南的名字。

  从来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也没有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胜利。

  在深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过程中,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济南深知把握机遇、乘风而上的关键所在,全力打造内联外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一轴二廊三通道”综合交通主骨架加快完善。一轴:即京沪综合运输通道,是济南北向连接京津冀,南向连接长三角乃至连通全球的主廊道。二廊:即沿黄“一字型”综合运输通道和青银综合运输通道,其中,沿黄“一字型”综合运输通道是济南西向经郑州至西安、兰州、西宁进而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向连接滨州、东营,通达渤海的主廊道。三通道:一是济南至冀南地区的西向综合运输通道,二是济南至皖北地区的西南向综合运输通道,三是济南至苏北地区的东南向综合运输通道。做强这三条射线通道,将极大提升对省会经济圈乃至更大区域的辐射能力。

  打造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建设现代化国际空港枢纽,正在建设的济南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预留地铁、高铁接入条件,提升遥墙国际机场辐射能级和门户链接能力。建设河海联运的港口水运体系,完成了小清河复航及主城港区、章丘港区一期工程建设,并成功试航,形成出海新通道。

  城际交通让省会经济圈畅达。持续完善铁路网络,“米字型”高铁网加快形成,510趟高铁让济南直达全国326个城市,济郑高铁已启动联调联试,将于年底建成运营,加快推进济滨高铁建设,实现省会经济圈市市通高铁,打造轨道上的省会经济圈。构建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加快形成“二环一联十六射”高速公路网,推进绕城高速二环线北环段、商河至武城等9个高速公路新改建项目,到“十四五”末,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940公里,双向六车道占比达到88%。

  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打造全域高快一体通道,坚持“快速直连、一体衔接”原则,强化主城区与外围组团联系和外围组团间直连,形成主城区至商河、平阴、章丘、莱芜—钢城“四向放射”的高快一体通道和外围区县间快速通达通道。打造便捷通畅的跨黄通道,规划和建设G104黄河大桥改扩建、黄岗路隧道、聊泰铁路公铁两用桥、航天大道隧道等跨黄通道,加速迈向“黄河时代”。

  持续提升城市交通骨架网络承载能力。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二期6条地铁工程及主城区至济阳(起步区)有轨电车建设,加快黄河大道、工业北路快速路东延等城市快速路建设,加快形成快速路、主次干路、支路级配合理、结构完善的城市道路网,畅通城市交通。

  无论是向内还是向外,抑或是辐射区域、通联国际,随着“内功”的磨练,济南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属性越发凸显。

  蓝图之下,济南怎样迈向国际性枢纽

  蓝图变成现实,需要时间,更需要持续不断的建设。

  11月7日,山东省政府公布的《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年)》,对山东综合交通网的布局、结构、规模进行系统谋划与布局。

  规划明确提出,山东将建设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加快推进青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努力培育济南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这说明,山东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版图中,济南、青岛是一体的,必须放在一起统筹规划、推进。

  构建沿黄河城市片区交通网主骨架——

  沿黄河城市片区包括省会经济圈的济南、淄博、东营、泰安、德州、聊城、滨州7市及鲁南经济圈的济宁、菏泽2市。重点以济南为中心,完善济南—德州、济南—滨州(东营)、济南—淄博、济南—莱芜、济南—泰安、济南—聊城6条放射状通道和德州—滨州—淄博—济南(莱芜)—泰安—聊城—德州环形通道,加快构建“环米字形”综合交通运输主骨架。

  规划以济南为核心的“一环十一射”高速铁路、“两环十六射”高速公路布局,济南与周边市实现“高铁双通道”,高速公路实现“县县连省会”,打造省会半小时交通圈。强化省会经济圈与济宁、菏泽地区交通连接,以济南为引领,推动形成以沿黄高铁、沿黄两岸双高速为骨架的沿黄达海综合运输通道,提升与京津冀、中原城市群省际通道能力。

  支持济南机场和青岛机场打造国际枢纽机场、烟台机场打造区域枢纽机场,积极培育临沂机场打造区域枢纽机场,稳步推进支线机场建设,形成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的“四枢十二支”运输机场群,覆盖所有设区市行政中心。适时启动济南、青岛第二机场前期研究。

  把握当下,济南信心十足

  再好的蓝图也要通过项目来实现。当下要干什么?济南胸有成竹!

  机场——重点围绕如何更好发挥济南机场作用,加快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全力保障二期航站楼、西飞行区、综合交通中心等主体工程加快建设。此外还要统筹谋划机场周边城市快速路网,研究以济南机场为中心、面向省会经济圈“1+6”城市形成快速便捷通道,提升客流汇集功能。

  高铁——加快推进莱临高铁和德商高铁前期研究,积极争取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抓好济枣高铁先行用地组卷,力争尽早开工建设。

  水运——在小清河试通航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项目交工验收,尽快形成连接省会、贯通鲁中的河海联运新通道。

  轨道交通——目前,轨道交通二期规划6条线路及新东站至济阳有轨电车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要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提速建设,确保按期投入使用。下一步,要加快推进轨道交通三期规划前期研究。

  公路——加快推进凤凰路快速路奥体西路穿黄隧道等项目,加快实现“通达枢纽高快一体、串联组团+通达起步区”的效果。同时抓好绕城高速南线改扩建、济广高速济荷段改扩建、济南至宁津高速等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通达能力。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让济南走向更精彩的世界,世界也将认识一个崭新的济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