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

打破职校用人瓶颈,让“师傅”当“老师”

2023-11-23 14:04:04

作者:张国栋

  近日,教育部会同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修订印发了新的《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人们期待,《办法》措施能够切实落地,从而鼓励吸引更多技术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 (11月22日《工人日报》)

  高技能人才进校园是产教融合的重要方式。然而长期以来,“师傅”当“老师”在许多地方依然处于有名无实的状态,真正能长期、系统性地去职业院校给学生授课的大师并不多。同时,不少职业院校对于外聘教师存在聘任程序不尽规范,兼职聘任的对象范围较窄,待遇注重“帽子”而忽视实际贡献等问题,导致能工巧匠进校园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效果不佳,对于培养学生的推动作用不大。诚如有职业教育资深从业者所指出的,如果技能人才只是每年去学校开一两次讲座,学生无法从他们身上学到真本事。

  分析其原因,除了有关各方对此不够重视或流于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主要还是因为,在现有的企业、学校运转模式和机制背景下,要让工匠成为未来工匠之师,存在不小的难度。唯有与时俱进,以问题为导向,打破制约瓶颈,才能让更多“师傅”当“老师”。

  上述《办法》正是为此而来。一方面,《办法》注重提升兼职聘任对象的广泛性与方式的灵活性,进一步拓展了兼职聘任的对象范围,丰富了兼职聘任的形式方式。另一方面,在组织管理方面,明确企事业单位应将在职业学校兼职人员的任教情况作为其考核评价、评优评先、职称职务晋升的重要参考。同时,《办法》对经费保障作出要求,明确地方可结合实际,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支持专业师资紧缺、特殊行业急需的职业学校聘请兼职教师。

  可以说,《办法》的出台牵住了问题的“牛鼻子”,既有针对性,更不乏实操性。比如,将胜任力作为选聘的首要条件而弱化年龄因素,这样就拓宽了兼职教师的来源渠道,为吸纳企业退休骨干人员参与高水平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企业激励方面,选派兼职教师的数量和水平作为认定、评价产教融合型企业等的重要指标依据。而获得认定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可以享受到技术研发补贴、人才引进和培养补贴、产业化发展补贴、抵免教育费附加和贷款扶持等多种优惠措施。

  这些举措,不仅有利于打破现状,调动企业参与职教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深化产教融合,更有利于营造企业愿意派、教师愿意来、学校愿意招的生动局面,从而实现让更多“师傅”当“老师”。舜网-济南日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