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正文

形式主义的安全平台打卡早该停了

2023-11-21 09:18:14

作者:李红军

黎青 作

  □李红军

  近日,一则关于“福州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消息引起全国关注。一石激起千层浪,厦门、成都等地纷纷下发通知,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强制要求。在济南,多位家长及老师向记者表示,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已经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对家长和学生不做强制要求。

  (11月20日新黄河客户端)

  为了强化学生的安全教育意识,有关部门建立“安全教育平台”,旨在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安全教育水平。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在各地实践中,常常有家长或教师反映:“强制完成”“完成率纳入教师和学校评比”“学习内容超出学生实际知识水平”“都是家长在答题”等,甚至有一些机构和个人以“代打”名义,为家长提供有偿“打卡”服务。

  安全教育打卡成了“硬指标”“硬任务”,不看对象、不分年龄,统统要“打卡”,显然已经走调变形了。对于一些幼儿园和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家长一般都会让他们远离电子产品,而且这些学生也未必都能熟练地操作电子设备观看安全教育视频,所以“打卡”任务常常是由家长代劳,学生是否真正接受到了有效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是否得到了提升,就往往被忽略了。如此,“安全教育”变成形式主义的道具,毫无价值可言。

  抓好幼儿、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但如果流于形式,不仅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还徒增负担。一方面,安全打卡成了“硬任务”后,老师、学生和家长就要围着平台转,老师不是把主要心思用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而是用在无谓的打卡上,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生和家长深受其累。正如报道中有家长说,家中一个孩子还好说,若是两个甚至三个孩子,感觉像困在这种打卡机制中,实在烦不胜烦。

  其实,学校进行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这一契机,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再比如可以利用班会等形式寓教于乐,通过趣味教学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都是不错的选项。学生安全打卡不是目的,掌握安全知识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千篇一律的“安全打卡”究竟有多少效率可言,值得人们反思。

  据报道,今年10月30日,福州市教育局发出通知:学校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学生或家长完成学习任务,严禁以口头、公示栏、微信等任何方式通报或公开学生参与安全教育平台学习情况。此举赢得了很多家长的点赞,全国多地也都明确规定,安全教育平台使用遵循自主、自愿的原则,安全教育平台使用对学校不做考核,对家长学生不做强制。

  形式主义的安全平台打卡早该停了。对于安全教育平台的问题,我们还需要寻求改进的办法,使其既能够发挥实际作用,又不给老师和家长带来过多负担。当然,做好安全教育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为孩子们的未来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