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图评 > 正文

老字号被“摘牌”,有竞争才有活力

2023-11-13 13:56:25

作者:李英锋

老字号被“摘牌”,有竞争才有活力

黎青/绘

  日前,商务部网站发布《商务部等5部门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将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对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73个品牌,要求6个月予以整改;继续保留1000个经营规范、发展良好的品牌。(11月12日《扬子晚报》)

  一些消费者熟悉的中华老字号被“摘牌”,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说意外,是因为老字号大都生命力强,历史悠久,在人们的认知中,老字号似乎都是市场上的“铁帽子王”;说合理,是因为少数老字号确实触碰了规则底线,符合被“摘牌”的市场情形。

  数百年来,老字号都只是一种市场概念,而非法律概念,老字号也主要受市场的调整,其振兴、发展、消亡的命运由市场决定,一些老字号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创新不足、长期经营不善、违法失信、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等问题,但市场调整的手段有限,刚性不足,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为了规范老字号的发展,促进老字号创新,商务部、文旅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于今年初联合制定了《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建立了“能进能出”的老字号动态管理机制,既明确了老字号的申报认定条件,也明确了给老字号“亮红牌”的情形。此次被“摘牌”的老字号要么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倒闭,要么已经丢掉了老字号的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商务部等部门“摘牌”完全是按规矩操作。

  监管部门的“摘牌”动作给老字号敲响了市场警钟,也能激发老字号的创新发展活力。监管部门动真格,剥夺一些企业的“中华老字号”名号,既是对少数老字号企业的商业信誉处罚,以行政手段终止老字号的市场影响力传播,也向市场传递了强烈信号,释放了老字号退出机制的惩戒、震慑、警示、教育乃至激励功能——老字号固然是一种市场遗产、文化遗产,但只是一种历史口碑,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商业信誉光环,不是高枕无忧的市场招牌。老字号不能倚老卖老,裹足不前,不能在价格方面盲目自信地“高调”,在品质、服务等方面过于傲慢,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吃老本,更不能逾越法律底线和诚信底线,扰乱市场秩序,侵犯消费者权益。否则,老字号的发展之路便会越来越窄,牌子便会被市场之手和行政之手摘掉。

  现代市场在不断发展,新业态、新产品、新消费模式不断涌现,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老字号尽管有其传统优势,但也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和挑战。老字号企业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在遵法守信、规范经营的基础上,积极贴近市场需求和消费需求,不断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创新性、适应性,不断提升产品、服务质量,不断探索新型营销模式,不断优化消费者的体验,才能保持长久的发展动能和活力,才能为老字号的商业信誉持续“充电”,才能摆脱掉队丢“牌”的命运。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