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民宿,岂能变“民诉”

2023-10-13 09:39:16

作者:木须虫

  “在入住前没法知道,等待自己的是惊喜还是惊吓。”江苏旅行爱好者王蓓说,在某古镇旅游时入住民宿,午休时马桶上方一块大理石墙砖突然砸下,至今回想依然后怕。如今不少人出游,喜欢住风格多样、“小而美”的民宿。记者调查发现,民宿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不少消费者吐槽。

  (10月12日新华网)

  部分民宿变“民诉”,源于其标准化、专业化程度偏低所致,更源于其投入与经营与生俱来的短板。民宿总体来说属于酒店旅馆行业,但又与城市的酒店宾馆有很大的区别,民宿对旅游客流更为依赖,客流更单一,经营获利受到明显制约。同时,酒店宾馆的经营有较强的集约性,而民宿往往只有几个房间,相对运营成本更高。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民宿如果仅仅只是个体参与的市场行为,其投资与运营都会有较大的局限性。

  当前,民宿出现的良莠不齐局面,与投入不足以及运营难符预期,导致经营行为的变形变异有着内在的因果关联。显然,规范民宿业发展,不只是单纯的监管课题,更是扶持、引导和培育的课题。

  一方面,尽早建立民宿的准入门槛。任何行业,鼓励与规制不可偏废。民宿的发展,得益于乡村旅游发展的鼓励与扶持,但民宿绝对不是民房简单装修就能用以租住。尽管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行业标准,但并未在民宿发展中得到普遍遵循。也因如此,今年2月,国家层面实施《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的国家标准。推动标准的落实,地方监管需尽快补位,对民宿行业进行清理,建立起“达标准入”的基础门槛以及经营监管信息网络,为民宿行业打造安全、规范的底色。

  另一方面,扶持和引导民宿运营的专业化升级。在投入方面,地方须在鼓励和扶持民宿发展的基础上,对家庭兴办的予以一定的支持,如提供贴息贷款等,帮助规范化、特色化改造升级。在运营方面,完善“专业从业者+散户”经营模式,告别“千家万户的单打独斗”,如引入市场经营主体或者成立民宿经营平台,鼓励民宿开发者、所有者,向其托管,将运营交给专业的机构来做,实现要素成本的集约,同时,把农户从经营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减轻民宿对获益的单一预期,让民宿逐步走上品牌化、连锁化的路子。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