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

体面地活下去,是每个江秋莲的权利

2023-10-10 09:13:39

作者:李明

  □本报评论员 李明

  江歌妈妈,再一次走进了舆论的中心。

  近日,江歌妈妈江秋莲发布视频称将直播带货。她表示需要一份工作充实自己,以及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支撑维权之路和养老问题,“直播带货的目的同样是为了赚钱,但会把选品和服务放在第一位,把赚钱放在第二位。”她还表示,“无论您是支持还是不支持,只要不是恶语相向,都感激您的陪伴。”

  时针拨回。2022年12月30日,江秋莲与刘暖曦生命权纠纷案二审维持原判。青岛中院维持一审判决,刘暖曦赔偿江秋莲各项经济损失49.6万元、精神抚慰金20万元,并承担全部案件受理费。历经四次强制执行后,江秋莲将收到的全部赔偿款,捐赠给了即墨区曙光公益志愿者协会。

  大多数网友均对江秋莲带货之举表示支持与肯定,但也有人用阴阳怪气的口吻说“终于还是直播了”,还有人担心直播业水太深,江秋莲会被别有用心者抹黑进而被反噬自身。

  在有些人看来,不幸者必须是完全的弱者,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必须表现出足够的卑微与弱势,必须把某一方面的不幸,延展到人生的里里外外,接受路人无尽的哀叹与同情,才能成为标准的“受害人”。或许江秋莲只有在失女的痛苦中潦倒终老,才能完成他们心里的剧本,完成这场面具化的刻板认知。只愿意看到弱者一直弱下去,而不愿看到弱者站起来奋勇反击,这种充满上位者凝视下的优越感,不是同理心,而是伪善。

  江秋莲的屡屡打破“常规”,正是在告诉这些伪善者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由自己定义的,写剧本的笔,在自己手里——你让我倒下,我偏不。

  在苦难与诋毁面前,她不是需要被人搀扶的弱者,她是可以直面自己人生的英雄。

  还有一些人认为,舆论场对公众人物的要求近乎苛刻,如果直播工作出现什么意外,江秋莲很容易“毁誉”,但是,顶在江秋莲头上的,从来不是什么荣誉,那只是一个公民本该捍卫的权利,和一个为母者的天性而已。

  当她迈入直播界,她的身份就不再是母亲,而是商人。即便她所带货的商品质量出现了问题,那也有法律的惩戒,公众也可以在商人这层身份的边界内进行批评与讨论,为何会反噬到她作为母亲时的种种努力呢?人们担心的这种反噬,是一种一元化的人物评价标准,即一旦犯了错,就要突破边界否定全部。种种担忧的出现,该反思的是舆论场的评价机制,而不是江秋莲自己。把这种深层的社会议题,凌驾在一个失独母亲的头上,真的是对个体的尊重吗?

  更何况,江秋莲还没有开始直播,人们就已经开始预设了她的失败,这究竟是急公好义,还是对他人命运的轻视?

  所以,江秋莲带给我们的触动,并非只是一个母亲的感动而已,而是以孤身之力对抗某些一元化的评价与偏见,她可能不会坚持到底,但是她的“对手”注定会输得很彻底。

  不谋求别人的同情,不迎合畸形的目光,不妥协恶意的挑剔,体面地活下去,是每个曾遭不幸的江秋莲的权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