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 正文

把时间还给教师 让教育回归本质

2023-09-28 09:28:49

作者:龙敏飞


黎青 作

  □龙敏飞

  长沙规定,不得将面向社会开展的宣传教育、信息采集和调查统计等事项通过学校转嫁给教师;烟台市教育局要求,不得强制或以与考核挂钩等方式要求教师安装与教育教学无关的App、关注平台公众号以及参与点赞投票、问卷调查、网络答题等;青岛市市南区提出,建立教师不合理工作负担清理机制……近期,多地陆续发文,对给中小学教师减负作出具体规定,引发关注。(9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

  无论是从周围的情况来看,还是从媒体的报道来看,中小学教师被非教学任务所累,早已不是新闻。从点赞投票到清点牲畜,从写防汛标语到代收家长人身意外保险费、催缴水费,从消防安全宣传到普法教育……一些地方的中小学生教师,给人一种“无所不能”“无所不包”的感觉。但很显然的是,这样的做法并不合理,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会挤占教学时间,侵占教师的精力;另一方面,过于频繁的非教学任务不仅影响家校关系,也不利于尊师重教氛围的形成。

  有鉴于此,早在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随后,全国多地出台相关措施,旨在给中小学教师减负。如今,全国多地相继推出具体举措,从细处入手、从实处着手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让中小学教师可以心无旁骛地教书,这不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也是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行动。

  对教师来说,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是传道授业解惑,其他的一些非教学任务本就不应该让他们来承担,这是最起码的边界。只可惜,一些地方“越轨”了,一些本应由职能部门完成的工作进入校园,这才导致教师承担非教学任务的现象屡禁不止。繁重的非教学任务也会对学生造成消极影响,并滋生新的形式主义。如今,多地清理学校的非教学活动,还教育以本来面目,对存在类似问题的其他地方来说,也应及时跟上。

  营造良好的校园教学环境,是推动教育正常发展、确保教育质量与效益的重要保障。从根源上为教师减负,还需要积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一则,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作为,完善学校非教学任务准入机制,对教师承担的非教学任务进行全面清查,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监督。二则,要细化教师减负清单内容,并纳入各级督导、督查内容,只有明确教师工作职责范围,并赋予学校拒绝非教学事务干扰的权力,教师拒绝非教学事务才能理直气壮。三则,要积极完善投诉举报机制,相关部门要设立投诉专线,增设网络投诉渠道,保障教师被摊派非教学任务时,可以有正规且畅通的渠道提出反对意见,如此才能真正给教师撑腰。

  “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给中小学教师减负,是让教育回归本质的做法。这样的做法,不仅要体现在口号上、规定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各个学校。唯此,中小学教育才能更好地提质增效。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