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 > 正文

测评学生心理,家长就别“帮忙”了

2023-09-04 10:27:30

作者:郭元鹏

测评学生心理,家长就别“帮忙”了

黎青 作

  □郭元鹏

  今年新学期已经开启,“学生心理测试”项目也随之启动。比如据媒体报道,广西玉林市教育局要求在开学返校后一周内,面向小学高年级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职学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成都市教育局联合市卫健委明确秋季学期全员心理监测总体安排,分批分段科学安排秋季开学心理测评。

  一般而言,学生只需登录各地“学生教育安全平台”,做完心理测试题,就可完成心理测试。可是,作为学生家长,笔者却发现一些地方的“学生心理测评”成了“家长心理测评”。

  一些家长担心让孩子参加心理测评影响了学习的时间,就“主动代劳”,打开链接的是家长,打开平台的是家长,接受测评的是家长,最终截图上传家校群的也是家长。所谓的“学生心理测评”,结果学生反而没有参加。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家长在接受测评时会“故意造假”,也就是说明明知道孩子在某个心理测评题目中的选项可能存在问题,却填写了没有问题的选项。在与一些家长的交流中,他们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和焦虑:如实填写是不是会影响孩子?

  实施新学期学生心理测评,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能够及时预防学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负面影响,减少心理危机对于中小学生的潜在危害,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数据显示,眼下中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在走高,其潜在危害不仅是影响学习的问题,还可能导致生命的流逝。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的心理情况,才能及时干预、有针对性地引导,从而让孩子健康成长。

  2023年5月,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中小学校要结合相关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根据行动计划,到2025年,我国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比例要达到9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比例要达到60%。

  作为家长一定要正确看待“学生心理测评”的意义,参加测评也用不了多少时间,还是需要让孩子“自己测评一下自己”,这点时间不至于影响孩子的学习;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填写真实的答案,而不能造假。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家长需要真实的信息,学校也同样需要,如此才能结合实际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而作为学校,除了传统的“网络打卡”“截图证明”外,也可抽样验证是不是“家长代劳”的,确保测评结果真实有效。

  “学生心理测评”是大事,怎能变成家长代劳?家长就别“帮忙”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