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

企业入驻园区突然“被腾退”不应成一笔营商环境糊涂账

2023-08-22 08:42:46

作者:堂吉伟德

  签约、装修,进驻园区才三个月,生产经营还没走上正轨,8月3日,一张腾退通知书让北京市朝阳区铭基国际创意公园里的中小企业一下全慌了。各企业负责人纷纷拨打12345热线求助,一方面腾退只给了大约一周的期限,让人措手不及;另一方面关于退费、赔偿等各方面事宜一直没有明确解释。(8月21日《北京日报》)

  数十家中小企业进驻朝阳区铭基国际创意公园仅三个月,还没有开始感受“乔迁新居”的喜悦,就因为一纸“腾退令”而陷入了困境。开业在即准备大干一番,却不料“出师未捷身先死”,一时半会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地方,同时还会面临较大的经济损失。“腾退令”来势突然未有任何心理准备,限期又极短暂完成难度很大——按照相关规定,如果未在限定期限内搬离,则视为放弃房屋内外设备、家具、电器等相关物品的所有权及相关权益,届时将会采取相关措施收回资产,进行拆除。

  即便匆忙拆除,根据合约同样会面临着较大的损失。入驻园区的企业与园区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中,明确规定涉及违约责任和提前终止合同的具体说明,其中多项条款提及了“由于不可抗力”或“依据法律规定”等条件,如果终止合同则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互不主张损害赔偿。此意味着之前投入的租赁费、保障金和装修款都难以获得补偿。

  从铭基国际创意公园管理方,到属地朝阳区高碑店乡政府,再到实施拆除的主体方大黄庄绿化队,接受采访时经历了一番相互推诿,得出的结论是铭基国际创意公园所属的区域为“五环内非建设空间”,所有的房屋均未批先建属于“违法建筑”,自然企业入驻其间也就失去了正当性和合法性。

  经历了三年疫情考验的中小企业创业者,好不容易盼着打一个翻身仗,结果却因为“腾退令”而遭受第二次伤害。突如其来的腾退令下,这些企业的权益谁来保障?表面上,这是入驻企业与铭基国际创意公园经营方之间的民事纠纷,政府的“腾退令”与其并无直接关联,也无经济上的纠葛。不过,民事争议同样有政府管理失职的因素,“五环内非建设空间”是何时认定的?既然已经涉及违建,为何还会出租?

  诸如此类的疑问,实则是对管理责任的追问。若早已认定为“非建筑空间”,何以建筑规模由小到大,管理方也一再变更易主,又何以从未事前干预和处理?乃至发展成为创意园区,还打着“国际”的招牌引进大量企业。

  拼经济,拼的其实是营商环境,拼的就是如何重商亲商爱商,而不是损害企业权利,使之陷入求助无门的困境。在各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保驾护航的大背景下,企业入驻突然“被腾退”不能成营商环境糊涂账。相关部门既要算政治账和治理账,也要算经济账、民生账和环境账,否则就会因小失大,损害一地口碑和形象。

  “腾退令”固有维护国土空间规划权威,整治违章建筑的法纪刚性,但也应考虑到其历史成因和公共责任过失,从优化营商环境的高度去认真对待和处理,正视企业权利和诉求,积极稳妥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妥善处理和平衡利益诉求,最大化保障企业权利,并最终达到多赢的效果。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