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 > 正文

体育场馆“归来”应是常态不是例外

2023-08-10 09:42:29

作者:肖明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联合教育部门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这项工作,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省城镇学校体育场地基本向社会开放。”近日,山东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乔云萍表示,山东将从多方面入手,着力增加健身设施有效供给,努力补齐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短板。

  这个夏天,体育的热情非常高涨。远的有“贵州村超”爆火,近的有济南历城二中女足国际比赛夺冠……随之,济南整个城市的健身热潮也被鼓动起来了。

  体育热情的迸发,不仅是个人健康生活的开启,同时也是城市活力、精神风貌、生活时尚的点燃。因此,健康、向上、阳光的城市文化的开启,离不开体育精神的唤醒和释放。而城市运动活力的激发,离不开健身空间。城市的健身空间,并非多建几处体育设施,有几个地标性体育场馆,就一劳永逸了。更重要的在于,城市健身场所是常态的、身边的。

  目前多数情况是,一方面普通市民缺乏健身场地,只能沿着城市干道或者水泥路跑步,容易受伤且不安全,在公园人群中“穿行”,同样放不开手脚,还容易撞到人;另一方面,则是很多高档场馆、专业场馆被高门大锁圈在围墙内。尤其是一些中小学、高校实行封闭式管理,社会人员概莫入内,把很大一部分有健身需求的市民挡在校门外。大量健身场馆闲置、资源浪费,人们的健身需求却得不到满足,显然,这个矛盾的排解,需要多方协商、统筹纾解。

  在这方面,作为亚运会举办城市的杭州,其体育场馆开放模式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该城市按照“应开尽开”的原则,去年向社会开放了863所中小学校的室外体育场地和室内体育场馆,今年还要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不断释放单位健身公共空间,让更多百姓共享共用。城市体育场馆,大多是公共设施,尽管建设单位、权属单位、维护单位有所区分,但是基于其公共属性,开放必然成为一个趋势。山东省提出“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省城镇学校体育场地基本向社会开放”,就是一个积极信号,也是场馆公共属性的“归来”。

  当然,包括学校在内的体育场地,让它们敞开大门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做很多配套工作,消除后顾之忧。比如,社会人员进校健身的安全预案、管理守则需要制定。如何使学校教学和居民健身互不干扰、各得其序,这个边界如何把握,也需要管理细化。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是在城市健身场馆“回归”市民是常态的大趋势下,相关方面必须具备“有解思维”,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常态化、生活化、广泛化、社会化,这是城市的未来定义,宜早不宜晚、宜速不宜缓。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