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 > 正文

违规学科培训“换马甲” 监管也需创新

2023-07-21 14:23:30

作者:曲征

违规学科培训“换马甲”,监管也需创新

  □曲 征

  藏身办公楼宇、小区住宅,提供“一对一暑期全托管”“成长运动中心”私设英语补习班……教育部日前要求严防暑期学科类培训机构隐形变异违规开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超范围开展学科类培训。正值“双减”政策实施后的第二个暑假,记者发现,仍有部分机构违反相关规定,“悄悄”进行着暑期学科类培训。(7月19日《成都商报》)

  暑假到来,一些培训机构又开始蠢蠢欲动,在渲染“暑假最可怕”的同时,盯紧了学生家长的腰包。五花八门的违规培训再次出笼,不仅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将假期变成“第三学期”,还剥夺了学生享受假期的权利,也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同时营造“剧场效应”,制造教育内卷,增添教育焦虑。

  “双减”政策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换言之,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学科类培训的行为是违规行为,组织学科培训的机构是违规机构。在此语境下,一些学科类培训机构穿上了隐形变异违规开班的“马甲”。一是藏身“隐秘角落”秘密开班,二是打着文化艺术体育类培训的幌子,实则偷偷办起学科类培训,在“健身长拳、跳绳、平衡木、朗诵”等课程的名目之下,办的却是语数外学科培训。

  穿着各类“马甲”办学科培训,确实增添了监管难度,但越是有难度越要知难而进,加强监管。一方面要创新监管思路,加强对招聘网站、家教网等的监管,通过暗访、巡查、设置举报平台、征召“吹哨人”志愿者等方式,完善明察暗访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要发现一起严厉打击一起,以巨大的违规成本令涉事机构付出沉重代价。此外,一些培训机构会招聘熟悉中高考命题规则及中高考命题趋势变化的“暑期培训教师”,一些培训机构宣称“每月至少3万元保底”,在此高薪诱惑之下,个别在职教师极有可能会参与培训教学,对这样的教师要依法依规予以严惩。

  作为家长来说,也要擦亮眼睛,既不为故意营造的教育焦虑所迷惑,也要看清一些所谓培训机构不过是骗取钱财。近几年,对在职教师从事校外违规培训的惩治力度不断加大,真正参与培训教学的教师数量极少,一些培训机构吹嘘的所谓“名师”不过是在校大学生,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花费巨资去培训,不如将这个钱用在旅游、参观科技馆、买书等有意义的事情上面。暑期是最宝贵的自主规划、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引导孩子有目标性地提升学科素养,比直接送到培训班的实际效果要好得多。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