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怪怪的”童书须多方合力
2023-07-20 14:34:21
作者:龙敏飞

□龙敏飞
记者调查发现,让家长和孩子觉得“怪怪的”童书,在市场上时有出现。部分图书中有暴力、惊悚、色情描写,有的儿童绘本插图暴露、人物比例奇怪。更有甚者,有歪曲历史、不良价值导向的内容。(7月18日《法治日报》)
暴力、惊悚、色情描写……关于“怪怪的”儿童读物,社会早已讨论多次。近年来,人们对孩子的阅读更加关注,也有更高的要求、更多的期待。与此同时,市场上的儿童读物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质量参差不齐,让社会对此忧心忡忡。
任由“怪怪的”儿童读物横行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孩子会模仿儿童图书中的情节施加暴力之举;一些不合时宜的价值观会形成盲目攀比之风;一些粗鄙的内容会影响孩子们的阅读习惯,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培养……
儿童读物必须保持高质量、高水准,才能带来该有的正面效应。但遗憾的是,在竞争激烈的童书市场,一些人铤而走险,看似另辟蹊径,实则剑走偏锋,虽然赢得了经济效益,却让社会效益输得一败涂地。而儿童读物因其特殊属性,必须考虑社会效益。因此,对儿童读物的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审核,应成为必须之举。
当前,不少人建议对儿童读物进行分级。除分级之外,对于儿童读物内容的把关也应有顶层设计、统一标准。此外,社会各方也应积极行动。对家长而言,不能当甩手掌柜,对儿童读物一买了之,而应严格把关,一旦发现问题要积极维权;对学校而言,应积极推荐高质量的儿童读物,做好品质文章;对出版社而言,无论是内部审查,还是外部监管,都应对童书内容进行严格把关,避免出现“怪怪的”内容;对监管部门而言,一旦发现“怪怪的”儿童读物,该惩罚的要惩罚,该追责的要追责。唯有多措并举,才能为儿童读物安全护航。
只有社会各方积极行动,“怪怪的”儿童读物才会失去生存空间,才能营造更加健康的阅读环境,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