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 > 正文

挖潜扩容科学应对入学高峰

2023-07-05 14:42:27

作者:熊丙奇

  进入“入学报名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工作,牵动着千万“准一年级学生家长”的心。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第七年来临,“生育小高峰”带来的传导效应在今年的小学入学关口集中体现。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发布了中小学入学学位预警。(7月4日《光明日报》)

  我国一些地方今年出现的入学高峰、学位紧张,主要因为2016年、2017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出生人口高峰年,当下,这批孩子即将进入小学。除此之外,义务教育的“城挤村空”现象日益严重,部分农村孩子进城入学,导致城市学校学位资源紧张。

  这是出现入学高峰、学位紧张的客观原因。而应对入学高峰、学位紧张,一些地方教育部门犹豫不决。原因在于,在短暂的入学高峰之后,我国适龄学生数锐减。据统计,2018年全国出生人口迅速滑落至1523万人,并持续减少至2021年的1062万人,2022年的956万人。根据出生人口变化,2026年我国很多小学将面临“生源危机”。

  怎么应对眼下入学高峰,以及马上就要到来的“生源危机”?各地政府教育部门需未雨绸缪,坚定增加学位资源供给,并做好减少班额、提高师生比,推进小班化教学的长远规划。

  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接受义务教育,这是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责。因此,即便学位再紧张,也要让所有孩子顺利入学。当然,应对的办法不是把孩子“塞进”教室,出现新的大班额、超大班额问题,而应在规定班额之内,增加学位供给。一方面是公办学校挖潜,另一方面则是向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购买学位。

  当前扩大义务教育学位资源供给,也令部分地方教育部门担忧,这些学位资源会不会很快闲置?这是多虑的。如果在出生人口减少之后,还是按原来的班额组织中小学教学,那学位确实会多出来,可如果借出生人口减少这一契机,降低班额,提高中小学建设标准,提高师生比,开展小班化教学,那学位资源并不会闲置。

  推进“双减”工作,要求学校教育提质增效,而学校教育提质增效的关键在于推进小班化教学、个性化教育。推进小班化教学的难点在于,在适龄学生减少之后,不能减少对教育的投入,而应进一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举例来说,如果一所小学原来2000名学生,今后变为1000名学生,如果维持生均经费不变,那学校的办学经费将减少一半,公办学校的教师也将面临裁员,民办学校则因收入大减而难以为继。如果维持之前2000名学生的投入水平,那么教师不会多出来,班额将减少一半,实现小班化教学。这种小班化教学,不但能提升教育质量,而且也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如果未来出生人口增加,小班化教学设计对接纳新增孩子入学会有更大的弹性。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