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对“全职儿女”不宜过度解读

2023-06-14 13:12:09

作者:龙敏飞


  黎青 作

  眼下正值毕业季,网上一个新名词——“全职儿女”引发很多讨论。何为“全职儿女”?简而言之,就是在家陪父母,并从家里领工资。比如最近一位网友就分享说,裸辞在家后,父母每月给她开4000元工资,而她要做的就是每天陪买菜、做饭、逛街,每个月为家庭安排1-2次旅游,其余时间自主支配。对这种现象,网友评价各不相同。(6月13日新华网)

  年轻人对自己人生的规划、职业的选择,常常会有一些别出心裁的做法,比如最近备受关注的“全职儿女”。所谓“全职儿女”,就是一种新型的脱产生活方式,指的是年轻人脱产寄居父母生活,并通过付出一定的劳动换取经济支持。

  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若是“反常”,必然会引发质疑。对于“全职儿女”,很多人认为这一行为本质上仍是“啃老”,只不过是换了个“新马甲”。在这些人看来,无论是感觉工作压力太大,还是无法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都是逃避现实的写照,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没有人能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试着融入社会、不断成长才是题中应有之义。这样的分析,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并不全面。

  源于此,另一种观点认为,“全职儿女”的关键在于每个人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同,自身的发展追求也不同,是一种个体的选择。这样的观点认为,“全职儿女”扮演的是保姆的角色,拿的也是保姆的那份钱,无可厚非。这样的说法一出,也引起许多人的共鸣。在这些人看来,人生选择什么样的路径,不仅跟个人有关,也跟家庭有关。置于这样的现实语境下,不同个体的选择范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庭美满和谐,“全职儿女”既能尽孝,又能锻炼,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肯定,有人批评。在“全职儿女”一事上,其所折射的也是社会百态。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氛围,培养了不同的人才,选择了不同的路径,这都没有问题。那在“全职儿女”的事情上,也应该有一个包容的态度、宽容的心,既不能认为这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也不能认定这是一条最差的路径。

  “全职儿女”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确有其存在的价值,有人借此尽孝、有人借此过渡,都有可取之处,但这样的价值不宜过度拔高。对这一新生事物,无需赋予太多的价值与意义,于全社会而言,态度也应是“既不能捧杀也不能棒杀”,而应该客观理性地看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