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 正文

治理网暴,平台必须克制逐利天性

2023-06-05 14:57:40

作者:赵晓昕

  □本报评论员 赵晓昕

  斯人已逝,在不打扰生者的前提下,公安机关介入调查,或许也极难求证武汉校内被撞小学生的母亲跳楼与网络暴力之间是否存在强因果联系。

  但悲剧叠加悲剧,当舆论场出现铺天盖地谴责网暴的浪潮时,正视并讨论这背后的集体诉求合乎情理。

  (一)

  将网暴视为罪魁祸首所展开的全民声讨,本质而言是一场社会集体创伤后的应激反应。

  从刘学州到粉发女孩,再到临沂卡车司机,人们数次目睹悲剧发生,却一直找不到立竿见影“根除”网暴的办法。当一拳拳愤怒击打在棉花上,心理创伤和无力感的叠加足以构成社会层面的集体心理阴影。

  因此,在注意到评论区出现突破人伦底线的恶评后,围观群众警觉性增高,立刻被激起相似的愤怒与焦虑。愤怒于熟悉的冷漠与残忍再次暗箭伤人,焦虑于生活在没有同理心的禽兽周围,害怕自己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于是将坠楼与网暴在舆论场中捆绑讨论,不愿放过任何一次有可能推动治理手段进步、将刽子手钉死在耻辱柱上的机会。理解这种执念和愤怒,才能进一步思考如何与蛆虫般无孔不入的恶意对抗。

  可以达成共识的是,网络暴力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法律、道德、技术缺一不可。有讨论空间的部分在于这三者谁先谁后,孰重孰轻。

  最近几年,针对网络暴力专项立法的讨论数次成为舆论焦点,专家、学者从各种角度论述专项立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人们像抓住救命稻草,希望反网暴法律的出台能够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揆诸现实,虽然我国法律对于网络暴力的思考和探索一直未曾停歇,但推进制度建设和专项立法无法一蹴而就。抛开进度谈实效,无异于空中楼阁。

  谈过法律底线,再聊道德准则。一个遗憾的事实是,与人性之恶较量的斗争永无止境。当人们免除不了敌视与偏见,这个社会就会一直生着野蛮与暴力的病。诚然,提高网民的道德认知能力,构筑公民数字伦理的建议长远来看行之有效,但其过程漫长且曲折,而大部分人已经无法说服自己平静接受下一次悲剧案例敲响的警钟。

  因而,在期待顶层设计出台和等待网民道德素养普遍提升的进程中,当网络暴力发生,掌握着技术手段的平台应切实履行信息内容审核处理责任,在属于自己的主场区域,及时阻断恶意言论传播,在事态飞速恶化前将其控制。

  在如潮的声讨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眼下最行之有效的第一道防线,平台面对结构性暴戾仍旧缺乏系统的强力管制措施。当带头挑事的账号被封禁后,难免追问一句,为何平台监管和处置如此滞后?

  (二)

  在互联网空间,有两个坐标系似乎能够解释这种滞后:一是平台网暴预警预防机制尚处于起步状态导致的治理能力不足,二是平台自带的商业属性导致的治理驱动力不足。

  梳理各个互联网平台对网络暴力表现形式的判定,不同平台设定了不同的判断标准,“泄露隐私”“煽动情绪”“讽刺挑衅”“诅咒咒骂”“无端指责”“歧视偏见”……各平台针对网络暴力划出的判定尺度不同,覆盖面并不一致,许多内容仍需要相当程度的主观判断,而这也给暴力言行的暗滋提供了温床。

  以“校园碾压案”当事母亲坠楼一事为例,“孩子死了还化妆啊”“一滴眼泪都没有”“花钱买热搜”……这些海量言论主观动机都带有满满恶意,但单独列出却大概率能避开平台设置的网暴关键词库和识别过滤机制。

  当网暴信息畅通无阻地出现在互联网平台,举报键变成了个人能够举起的最后一面盾牌。但与恶评进行投诉-刷屏-投诉的拉力赛并不现实,“举报了可是没反应”的反馈也不在少数。究其原因,比起正面情绪,在社交媒体这类弱关系为主的平台,愤怒情绪能够传播更广,通过扩散激发更多的愤怒,是一种有效且低成本的吸引注意力的方式。因此,人们才会看到大量深谙此道的博主和无处不在的水军,通过制造对立与煽动情绪,饲养着自己需要的流量与热度。

  每一次的网络暴力风波,都对应着一茬茬高流量的话题讨论。受商业利益驱动,一些平台也不惜放任恶意博取流量的账号对舆论进行非正常引导,或放任极端言论制造争端,裹挟民众情绪。

  当社交媒体成为负面情绪的放大器,不明所以的人被煽动,温和派也被迫陷入沉默。同时,一边是对违规账号“暂停使用”“永久封禁”的处罚,一边是为了拉新率而放宽的注册机制,网暴者随时可以“转号重生”,导致信用积分、禁言封号等措施缺乏有力威胁,因而无从谈起惩戒效应。

  此时,频频失灵的举报机制和频频出现的转生账号,看似是平台治理能力不足的表现,实为平台治理驱动力不足引发的后果。

  从技术维度出发,平台在网络暴力治理中的能力不足并非原罪。从伦理维度出发,若平台不从根本上克制基因里逐利天性趋恶的那部分,一次次攫取恶意流量带来的利益,做推波助澜的“帮凶”,必将酿下更多恶果。

  让商业平台不要逐利,是一个自相矛盾的笑话;但让商业平台肩负应有的社会责任,平衡商业利益与公共利益关系,坚持科技向善,并非强人所难。在法律利剑出鞘之前,平台也应当克服惰性主动作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网络暴力防范机制。

  倘若平台持续作壁上观,缺乏取舍的决心和全力抵制网络暴力的责任感,无论民众要求其健全机制、完善制度的呼声多么响亮,都会因为缺乏具体操作细节而变得抽象,因抽象而变得无力,最终这呼声在舆论场中虚弱地回响,成为下一场悲剧发生的前奏。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