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让扫码消费回归“初衷”

2023-05-11 09:32:35

作者:龙敏飞

黎青 作

  当前,“必须关注公众号才能开发票”“必须使用小程序才能点餐”“必须扫码缴费”,诸如此类扫码强制关注使用的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对此,5月9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公开劝导相关经营者:不得强制消费者关注公众号或使用手机APP、小程序进行自助点餐或购物、缴费。(5月10日新华网)

  形形色色的消费,离不开的“扫码”,在给公众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一则,对很多老年人来说,生活在信息时代,有种被时代“抛弃”的感觉;二则,很多扫码消费需要关注微信公众号才行,这让消费者心生不满;三则,一些商家还会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推送自身的营销信息,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四则,一些扫码消费背后,存在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嫌疑,比如必须捆绑微信或实名认证等。

  因为扫码消费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消费者也是不厌其烦,很多人“吃完饭就取关”,只是这样的操作,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本来,扫码消费是为了方便公众生活而诞生的,如今却有给公众增加负担的嫌疑。这也意味着,扫码消费已经偏离初衷,开始“变味”了。有鉴于此,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公开发声,不得强制消费者“扫码点餐”“扫码缴费”,这是对常识的重申,也是对法律的重申。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扫码消费涉嫌多种违法。对于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对于发送营销信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而扫码消费成为“单选题”,不仅有违商业惯例,还限制了消费者对交易方式的选择权。可见,强制消费者“扫码点餐”“扫码缴费”问题多多。

  不能让扫码消费变成“扫码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积极行动、主动发力,对重点领域进行重点关注、重点打击,不仅要严格依法处理,还要曝光一批典型案例,以此形成足够的震慑力;另一方面,考虑到扫码消费存在的违法行为比较隐秘,可畅通投诉举报机制,让每一名消费者都成为监督员,最大限度从源头上遏制扫码消费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技术进步的目的,应该是让消费者享受发展的红利。在扫码消费这件事上,亦如此。相关各方应该积极行动,出台多项针对性的举措,让日益“变味”的扫码消费回归“消费便利”的初衷。(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