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正文

“身入”更要“心到”

2023-04-21 09:09:08

作者:陈广江

  “身入”更要“心到”

  ——“跟着总书记学调查研究”系列评论之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通信很发达,通过打打电话、发发微信、看看材料也能了解很多情况,但毕竟隔了一层,没有现场看、当面听、直接问和‘七嘴八舌式’的讨论来得真实鲜活。”

  调查研究是一门致力于求真的学问,一种见诸实践的科学,也是一项讲求方法的艺术。方法选对了事半功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第一手鲜活的资料,发现更多真民意、真问题,进而达到吹糠见米、立竿见影之效;反之,方法选错了事倍功半,付出再多时间、精力也无济于事,甚至路会越走越远,背离调查研究的本意。

  习近平总书记向来重视调研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在福建宁德工作时,提出“四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的工作方法;在福建福州工作时,创造了“四个万家”(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的工作模式;在浙江工作期间,《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

  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是调查研究的基础。把基层跑遍、跑深、跑透,坚持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就没有发现不了、解决不了的难题。《干在实处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一书中有这样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记载:在正定,他跑遍了所有村;在宁德,他到任3个月就走遍了9个县,后来又跑遍了绝大部分乡镇;到任浙江后,他用一年多时间跑遍了全省90个县市区;在上海仅7个月,他就跑遍了全市19个区县。

  今天,信息触手可及,“一机在手,天下我有”,想听什么、看什么都可以通过通信技术实现,多现场、长距离、全方位实时直播连线也成了常态。技术进步给调查研究提供了很多便利,但过于依赖技术、忽视“面对面”,则有可能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和泥潭。

  形式主义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大敌,也是调查研究的大敌。

  “调查研究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搞浮光掠影、人到心不到的‘蜻蜓点水’式调研,不能搞做指示多、虚心求教少的‘钦差’式调研,不能搞调研自主性差、丧失主动权的‘被调研’,不能搞到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调研多、到情况复杂和矛盾突出的地方调研少的‘嫌贫爱富’式调研。”对于调查研究中的形式主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严厉批评的态度。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为下基层而下基层、为调研而调研,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隔靴搔痒,不仅发现不了问题,找不到破解问题的办法和路径,还空耗资源、增加负担、折损公信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践反复证明,能不能做到实事求是,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成败的关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守党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听真话、察实情,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可见,在调查研究中能否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仅事关调查研究成效大小,还关乎党性原则强弱,关乎事业成败。

  事实上,是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还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放没放下架子、接不接地气、有没有敷衍,瞒不过自己,瞒不过身边的同事,更瞒不过群众雪亮的眼睛。习近平总书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联系群众,老百姓一眼就看出来了。”打着调查研究的旗号,一阵风来、一溜烟去,“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必然自欺欺人。从实际看,不少形式主义问题表现在下面,根子在上面。因此,“关键少数”更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认真真端正态度、踏踏实实俯下身子,全身心投入调查研究之中。

  开展调查研究,“身入”是前提,“心到”是关键。习近平同志当年到福建工作后,第一次去屏南调研,当地老百姓拿出艾叶蛋招待他——用艾草熬出的热乎乎的汤汁,冲进打散的生鸡蛋里,再加些白糖搅拌一下,这是当地招待贵客的“最高礼节”。工作人员担心他喝不惯,连忙阻止。习近平同志说:“要是不喝,老百姓就觉得你是官,你和老百姓就有距离了。”他端起碗把艾叶蛋喝了下去,老百姓很高兴,一下子就和他熟络了起来。

  诠释初心使命,最是细节见真情。在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注重细节。一次,他去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调研灾民异地安置工作时,专门查看老人家里的米袋子,还打开菜柜看老人中午吃剩下的菜。另一次,在武义县调研下山脱贫工作时,在村民家中,他不只是听村干部汇报,还特意拿起小方桌上的遥控器,手里按着遥控器,眼睛盯着电视机,查看农村有线电视安装入户情况。“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习近平总书记对细节的重视,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调查研究工作树立了生动的榜样。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注重细节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情怀。只有“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诚心实意地与群众交朋友、拉家常,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特别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这样才有利于了解真实情况,才有利于把工作做好”。在调查研究中能否交到朋友、听到真话、了解实情,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做到“拜”和“甘”二字。只有主动“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不懂就问、不耻下问”“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才能赢得群众发自肺腑的信任。

  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东营考察时,俯身摘下一个豆荚、一撮一捻、仔细察看成色,顺手将一颗大豆放进嘴里,细细咀嚼:“豆子长得很好。”这一幕让一旁的农技负责人既惊讶又感到亲切:“这是老农民才有的动作呀。”不经意间的动作,生动诠释了人民情怀。

  说到底,大兴调查研究,思想是“总开关”。各级领导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