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识成为顶流,就有足够理由“感动中国”
2023-03-06 14:31:35
作者:肖明君
知识能改变命运,还能觅回桑榆之年的新生,成就聚合流量的网红。3月4日,一群代表着当下知识顶级流量担当的“银发网红”感动了中国。
当晚,央视举行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颁奖仪式上,主办方颁发集体奖“银发知播”,致敬“借助互联网传授知识的退休教师”(13个人)。其中,一度被数十万人“追更”、线上直播物理课的济宁82岁退休老教师王广杰入选。
对于短视频平台的“常客”们来说,“银发知播”虽是集体奖,但是获奖者中每个名字无一不是熟悉的面孔,无一不是亲切的“重逢”。
以获奖的两院院士来说,汪品先作为《十万个为什么》分册主编,早就是一位科普达人,他曾参与短视频版《十万个为什么》创作,在新的传播形式面前,老人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犹疑和疏远,而是主动向年轻人“朋友圈”靠拢,在抖音平台上,汪院士是第一个开设主体账号的院士,开创先河。欧阳自远以科学界泰山北斗身份之重,俯身向大众讲解航天和探月知识,其视频合集在抖音播放量达到2.3亿次,是真正的科学知识代言人和流量担当。
科学没有国界,短视频科普更是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这有赖于知识本身的“迷人”,更有赖于讲述的“抓人”。在国民科学素养仍然有待提升的今天,在“高冷的科学”仍然被深藏馆阁的当下,一个好的科学知识传播者,首先是真懂,用科学的真见解滋养社会、指引公众,从而与网络上信口开河的“伪大师”们划清界限;其次要亲民,善于用最新潮的方式出圈,致力于将真理转化为常识,走入千家万户,感染每一个普通人,实现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牵手。
在这一方面,不得不说,这群曾经皓首穷经,一度屹立于科学塔尖之上的科学巨星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诲人不倦。可以说,他们有足够的理由感动中国。
现在,越来越多的退休高知人群正参与到短视频科普中来,他们既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和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又担当起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知性发端”的生力军。不惟院士群体,很多退休中学教师也在线上短视频平台找回了“失去的讲台”,用他们深厚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授课经验,为知识代言,为科普蓄力。以82岁的王广杰为例,他曾经是济宁市一所职业中学的电工课教师,两年前开始直播做科普,“铁粉”多是一些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电工,当他用平实风趣的语言解释电学原理,使复杂抽象的电学知识变得具象化,其直播课一度被数十万人“追更”。
事实证明,真正的知识,尤其是有品有趣的科学知识,确实是线上稀缺品。正是“银发知播”们自带流量的讲述,涌动起线上科普的风潮。他们以线上时空“回归者”的姿态,放大了科普课堂,降低了知识门槛。所以,与其说他们是在发挥余热,倒不如说是引燃短视频科普的“燎原星火”。愿每一位“银发知播”都能在科普大流量中找回朝气,发现新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