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经济“闯市场”,需要更多帮扶“接力”
2023-03-02 10:02:27
作者:贺 成

□贺 成
有的开农家乐、办民宿、弄采摘园,打造周边休闲旅游好去处;有的收发快递、直播带货,成为村镇集市人气最旺的地方;有的开小超市、修理店、家庭作坊,服务当地生产生活……在不少乡村,农家庭院承担多样功能,演绎多彩角色。今年,“庭院经济”首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3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般来说,庭院经济即农户家庭院落经济,指的是农民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周边场域为空间范围、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小规模生产经营、为自家和社会提供农业土特产品和有关服务的经济形式,是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如今,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大背景下,“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无疑令人欣慰。
去年9月底,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是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来源的有效途径。”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22年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278万人,同比增加133万人。而对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的脱贫人口来说,发展庭院经济,可形成外出就业的有力补充。
发展庭院经济大有可为,却离不开政策对发展重点的明确。因为,庭院经济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一些庭院的主人“小打小闹”就能实现破圈跨界,小庭院只有联结大市场,才有望释放大潜力。
“庭院经济”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之后,无论是发展特色种养,还是发展特色手工,或者是发展休闲旅游,以及发展生产生活服务,相关政策都给予了非常详尽的规定,这也不失为对庭院主人探索发展多种类型庭院经济给出指导意见和建议。
实现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少不了政策支持和引领,这也就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中“鼓励”二字的意义所在。此前,不少地方已出台政策,对庭院经济进行实打实的扶持。今后,各地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做好“接力”工作。首先要提供信息指引和产业发展咨询服务,帮农户选择有潜力和前景的产业,推动形成“一村一业”或多业的庭院经济发展格局;其次要补要素短板,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提供相应支持,帮助农户“闯市场”;此外,要提高组织化水平,引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合作主体,强化他们与庭院经济经营户的利益联结,提高市场竞争力。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