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 正文

当有“嚼菜根”精神

2023-02-21 09:26:56

作者:潘铎印

  走进南京大学校园,一块刻有“两江师范学堂”六个魏碑体大字的石匾坐落在古色古香的校园里,石匾的题写者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和书法家李瑞清先生。1905年至1911年,李瑞清先生在主政两江师范学堂期间,提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倡导“俭朴、勤奋、诚笃”的校风,学校声誉日隆,成为东南第一学府。

  宋代大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论菜》中说:“若自一品以上至于公卿,皆得嚼菜根之士,则知职务所在矣,百姓何愁无饭吃?”罗大经把嚼菜根与从政联系起来,认为做官之人若能嚼得菜根,便能明白民生之艰难、从政之责任,其见地之深,令人叹服。清代名臣陈廷敬就是践行“嚼菜根”精神的表率。陈廷敬历任显官要职,手握重权,但他“处脂不染,清操肃然”,对清贫的生活并不觉乏味,曾一冬只吃腌菜,还赋诗自娱道:“残杯冷炙易酸辛,多少京华旅食人。索莫一冬差有味,菜根占得菜花春。”

  毛泽东同志曾对“嚼菜根”精神高度评价,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这其中的“嚼得菜根”就是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1949年,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入北京,毛泽东接见客人时为了表达对客人的尊重,让警卫员找件好点的衣服换换,可翻箱倒柜都找不到一件不破或没打补丁的衣服。警卫员说,这真是穷秀才进京赶考。毛泽东微笑着说,历来纨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我们会考出好成绩。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朴素的生活能够磨砺人的意志,培养不畏劳苦、不怕困难和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一百多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安贫乐道、艰苦奋斗,历经磨难而铸就辉煌伟业,树起了不朽的精神丰碑。正是凭着这种“嚼得菜根”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党员、干部在革命战争年代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和平建设时期,一心为公,奉献自我。对共产党人来说,“嚼得菜根”的精神就是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战胜种种困难、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

  党员干部要“嚼得菜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今天,我们国家日益富强,人民生活日渐富足,再也不用过“嚼菜根”的拮据日子,但“嚼得菜根”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坚决不能丢。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时刻牢记“三个务必”,赓续革命传统,不断强化“嚼菜根”精神,生活上保持清苦,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坚决抵制腐朽思想侵蚀,以清贫为荣,以苦干为乐,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党员干部“嚼得菜根”,宁与菜根为乐,不慕奢靡荣华,面对物欲横流、诱惑纷繁的世界,崇廉拒腐、尚俭戒奢,才会心有坚守、心有敬畏,筑牢思想堤坝,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如此方能百事可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