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头兼顾热闹过年
2023-01-19 09:54:48
作者:

□李红军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千百年来被赋予了团圆的意蕴和内涵。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但到底回谁家,成了不少已婚年轻夫妻春节的烦恼。男方要求去自己家过年,而女方则坚持到自己的娘家过年。双方往往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伤了夫妻双方和气不说,还会让年过得不愉快。
夫妻争着回自己家陪父母,都是为了团圆。其实,这个问题并非无解,关键在于有一颗包容之心。夫妻双方彼此商量,万万不可意气用事。如果双方父母距离较远,可以夫妻协商“轮流坐庄”,今年去男方家过年,明年去女方家过年,以此类推。这样双方父母都能理解,也都可以照顾到。如果男女双方父母都在同一个城市,则完全能两头兼顾。
笔者在济南安家落户有30多年了,儿子也已经成家立业。他们小夫妻的过年方式就很不错,值得借鉴。大年三十这一天中午,儿子他们一家三口在亲家那边过,到了年三十晚上则到我们家过,这似乎成了他们夫妻的一个“惯例”。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两家老人都完成了团圆的夙愿,让两家老人都得到精神慰藉。亲家能做一手好菜,年三十中午,儿子他们一家三口在亲家那里大快朵颐;到了晚上,我们老两口也是悉心招待,一边包饺子或者吃年夜饭一边看春晚,其乐融融。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各不同。过年讲究的是团圆,图的是欢乐祥和、共享天伦之乐,如果因为“回谁家”而闹得不愉快,实在划不来。进一步说,孝敬老人也不应该仅仅是在特定的节日,孝敬老人贵在平时。平时回家看望、陪伴父母的时间和机会少,就多给父母打打电话,或者微信、视频聊聊天,多些沟通和交流,也可以让父母感到宽慰。此外,还得双方父母多一些理解和宽容,摒弃旧观念。
前两年,受疫情影响,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回家是许多人无可奈何的一种选择,但是今年不一样了,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人们终于可以回家享受那份久违的亲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儿女们帮助爸妈“洗洗筷子刷刷碗”,长辈可以给晚辈压岁钱……“儿女归来添盛馔,潇潇雾笼富农家”,年是最圆的团聚,团圆就是年文化里最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回家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无论走得多远、无论身在何处,都会向着共同的目的地——家的方向奔去。因为家乡有你的牵挂,家乡是你的心灵归宿。万家灯火盼团圆,希望年轻的小夫妻多些宽容之心,无论过年回谁家,都要以互相体谅、彼此尊重为出发点,在夫妻及双方父母间达成共识。开开心心过大年,答好“过年回谁家”这道必答题,这也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