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 正文

文学作品创作底线不容“摇晃”

2023-01-06 16:32:56

作者:夏熊飞

  □夏熊飞

  1月5日,小说《风情不摇晃》被四川省戒毒管理局官方微博点名批评“文学创作要有底线,莫让英雄流血再寒心”引发关注。据了解,该小说讲述了女主为给缉毒警察男友复仇自发当卧底,和毒枭男主恋爱,最终与另一名卧底的缉毒警察联合将男主围捕的故事,目前已出版实体书。有书粉因毒枭男主的深情人设悲悯其身世,甚至在网上发布诋毁缉毒警察的不当言论,也有网友认为该小说三观不正,为毒贩男主洗白,不适合出版。(1月5日《北京青年报》)

  如果不是四川省戒毒管理局官方微博点名批评,许多人或许根本不会知道《风情不摇晃》这本网络小说,但这绝不意味着其影响力低。此类主打“清纯机智少女”“暗黑宠溺大佬”“复仇”的网络“爽文”在互联网上,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中往往有一批忠实拥趸。这类网络小说如果“夹带私货”传递不健康的思想观念,很大程度上会对未成年人的三观造成冲击。

  《风情不摇晃》涉嫌“洗白”甚至美化毒贩,不仅向读者传递出了错误的认知,更是对缉毒警察的亵渎与消费,被戒毒部门点名批评一点不冤,这也给广大创作者以警醒,“风情不摇晃”,创作底线更不容摇晃,否则必然翻车。

  以缉毒事业为题材的小说不少,很多甚至被改编成了优秀的影视剧作品,这些成功的作品立场鲜明,绝不会在对待毒贩的问题上模棱两可、暧昧不清,甚至洗白与美化毒贩。作为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之一,缉毒警察时刻身处危险之中,可是在《风情不摇晃》这部小说中,却出现了“我(缉毒警察)为国捐躯了,我的女友想替我报仇,可是爱上了杀我的人,最可笑的是,他死了以后人人还赞颂他的深情,无人知晓我所遭受过的一切”的情节,如何让人不愤怒小说消费缉毒警察群体的行为。

  对于如此“狗血”情节,作者曾回应争议,出发点是对正义的追寻,对毒枭没有同情。无论作者是有意为之,抑或无心之失,这本小说已经在部分读者中形成了不正确的导向,有书粉因毒枭男主的深情人设悲悯其身世,甚至在网上发布诋毁缉毒警察的不当言论,可见不良影响与后果已然铸就。因而各方对小说的批评以及紧急全网下架,可谓正当其时,也是避免不良影响进一步扩大的必要举措。

  对于一本创作底线“摇晃”的网络小说,止于下架显然不够。还应反思该小说是如何在网络平台顺利上架,并最终还以纸质书形式出版的,其间各方的把关失灵问题到底出在哪,才好有针对性予以改进。同时,广大作者在不断提升创作能力的前提下,还应立场鲜明地坚守创作底线“不摇晃”,为读者奉上更多展示真善美、揭露假丑恶的优秀作品,而非打擦边球、造噱头来博取点击量与关注度,如此最终只会遭到舆论抵制与流量反噬。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