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事 > 正文

制止家暴算见义勇为贵在观念纠偏

2022-12-26 10:03:18

作者:黄齐超

  11月29日,河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河北省反家庭暴力条例》。该条例共六章47条,进一步明确了反家庭暴力工作中各方的职责,细化了家庭暴力预防、处置、受害人救助等相关措施及法律责任。其中一个亮点是:“鼓励引导单位和个人抵制家庭暴力,符合见义勇为确认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和保障。”据悉,该条例将于2023年1月1日起实施。(12月25日《法治日报》)

  这是继去年江苏出台《江苏省反家庭暴力条例》,今年河南提请审议《河南省反家庭暴力条例(草案)》之后,第三个将“制止家暴”纳入“可申报见义勇为”范畴的省份。在反家暴的地方法规中加入该条款,无论是江苏、河南,还是现在的河北,都受到了网友的极力热捧,称赞这是“前卫”“硬核”。

  不过,制止家暴可以申报见义勇为,必须通过地方制定法规才能明确吗?换言之,其他没有该法规的省份,制止家暴就不能申报见义勇为吗?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无论在哪个省份,都没有把“制止家暴”排除在“申报见义勇为”的范畴之外。制止正在发生的家暴,如果具有紧急性,也伴随着危险性,便恰好符合“见义勇为”的三个构件:自愿性、利他性和紧急性。比如,一个人因为制止家暴而受到严重伤害,就可以申报见义勇为,只不过,有些人可能因观念的偏差,没有积极申报。

  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还将“制止家暴”纳入“可申报见义勇为”的范畴?在笔者看来,这不是多余之举和法规的重叠,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对旧观念的纠正,以及用法规的形式保障救助人的权利。长期以来,大家的心中存在“法不入家门”的观念——家暴就是家务事,外人不宜介入,也无权阻止,这显然是错误的。

  2016年,中国第一部反家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开始实施,其中明确规定:“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这是我们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指出“家暴即违法”,进而否决了“法不入家门”的错误观念。家暴不仅是文明社会之耻,还是违法之恶行,制止违法行为,当然属于社会公共事务,怎能是家务事呢?现在,多个省份在地方性法规中强调“制止家暴可申报见义勇为”,是对“家暴不是家务事”观念的再次强化,很有必要。

  无论什么情景下,职责外的为保护弱者而伸出援手,且为此付出了重大的牺牲,这都是一种见义勇为之举,包括制止家暴。我们乐见地方法规、条例中,出现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制止家暴的条款。毕竟,反家暴既要靠受害人勇于说“不”,也要靠全社会摒弃“家暴是家事”的观念,这样,大家在面对他人的家暴时,才能勇敢地站出来,无心理负担、无后顾之忧地制止家暴。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