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事 > 正文

旗帜鲜明地向“校园暴力梗”毒流量说“不”

2022-12-21 18:35:38

作者:李英锋

  “纸给我用一下”,未经同意,室友一下子抽掉半袋纸巾;“吃啥呢,给我尝尝”,室友夺过面包扔回面包袋;“水让我喝口”,室友抢走可乐喝掉半瓶……镜头前,一名学生模样的主播在这一系列操作之下,一脸错愕、眼神无助。这是某平台一则标签为《新型校园暴力》的短视频,播放量超682万。类似短视频还有很多。记者近日采访发现,网络上存在将校园暴力娱乐化的趋势,一些人甚至用校园暴力进行引流。(12月20日《法治日报》)

  有人在现实生活中饱受校园暴力的欺凌和伤害,有人在网络世界把校园暴力玩成了娱乐化的“视频梗”。“校园暴力视频梗”的娱乐化标签和轻佻色彩,与校园暴力的沉重感和痛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违背了有关学生权益保护、校园秩序维护和校园文明建设的公序良俗和价值要求,对反校园暴力具有多重不良影响。

  首先,有些“校园暴力视频梗”来源于生活,有相关的线索或素材做支撑。但更多的“暴力梗”则纯属虚构,非常夸张,是彻头彻尾的表演——即便如此,“暴力梗”也可能或多或少地映射了真实的校园暴力情节。而无论“暴力梗”是何种性质、何种构成,无论一些人制作“暴力梗”是出于纯娱乐搞笑目的,还是出于引流营销目的,“暴力梗”都会对受众、对现实生活场景产生负面效应。

  此外,曾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人在观看“暴力梗”后,会受到二次刺激和伤害。“暴力梗”的娱乐化色彩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校园暴力的沉重感和严肃性,对受众形成误导,改变一些人对校园暴力的观感和认知,让一些人看淡校园暴力的危害性。同时,视频中的一些行为还会对不少自制力差、好奇心重、喜欢模仿的未成年人形成示范效应,教会他们实施“新型校园暴力”。

  “暴力梗”在短视频平台成了一股歪风,让受众难辨真伪,甚至对校园暴力习焉不察,当真正的校园暴力视频或投诉举报视频出现在网上时,反而可能被假视频淹没、混淆,被怀疑,被误解,被无视。把校园暴力玩成“视频梗”,明显玩过头了。

  对于这种毒流量,社会该旗帜鲜明地说“不”,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反制。短视频平台应承担好主体管理责任,利用“大数据筛查+人工审核”,加强对短视频内容的监督,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核查投诉举报信息。学校、家庭和公安等部门应保持敏感性、警惕性,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心、爱护和教育引导,及时捕捉有关校园暴力的苗头,及时发现校园暴力问题,高效负责任地处置有关校园暴力的投诉举报,保护好受害者的权益,让施暴者承担必要责任。

  当然,遏制“校园暴力视频梗”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只有大家都不制作、不传播、不“欣赏”、不点赞、不关注,“校园暴力视频梗”就会失去生存的土壤。 (李英锋)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