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按时下班被批“踩点走”,这种职场潜规则该被打破了
2022-12-09 09:30:03
作者:然玉
有一种下班,叫“领导不走我不走”,看起来是“加班”,实则是“陪班”,是一种老于世故的装忙,一种扭捏作态的“勤奋”。职场潜规则种种,“假装加班”尤甚,在这种大趋势下,“准时下班”,几乎成了“不识时务”“工作不积极”的代名词。
对于很多上班族而言,准点下班已成奢望。不仅日常“砖”多得搬也搬不完,更有“加班文化”压得喘不过气来。事实上,置于办公室的高压气氛下,个体极易被“羊群效应”所裹挟,继而自动作出趋同性动作。就算是职场新人,也会被教育懂些人情世故,学会“正确的下班方式”,因此,孙女士捍卫自己准点下班权力的案例,实属少见。
眼看着有人“不懂事”准点下班,领导私下小窗直言“不要踩着点走”。其字里行间的意思,俨然“准时下班”是错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对于“按时下班”“准时下班”,管理者往往会表述成是“卡点下班”“踩点下班”,这种语言修辞上的小细节,充斥着刻板偏见,其隐含的指向,就是把一种制度化的、基于合同约定的“下班权利”,污名化为个人的不懂规矩、任性而为。
员工“按时下班”之争,还暴露出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办公室哲学,似乎“按时”背后,是管理者管理不善、作风懈怠、工作安排不饱和导致的。因此领导私下加以敲打,既是自我权威的有意宣示,更是职场政治所熏陶出的一种“自保之术”——“不要成为引人注意的一个”。
久而久之,毫无意义的加班成了标配,“按时下班”都成了禁忌,办公室内人人避之不及,“卷”到最后,所有人都成了最累的那个。(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