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评职称评出乡村振兴新希望
2022-12-06 09:09:35
作者:何勇海
最近,李宗光评上高级农技师职称的消息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成了新鲜事。为了更好地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吉林、山东、浙江等地纷纷试水为扎根乡村的“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等乡村振兴人才评职称。(12月5日《工人日报》)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在这一文件精神指引下,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在不少地方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推进,还有新型职业农民评上“正高级”,成为名副其实的“田秀才”和“土专家”。
“种地”为啥要评职称?很多人祖祖辈辈是传统农民,但他们只知道凭经验种地。而新型职业农民具备一定文化与科技知识,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富有自主创新创业精神,具有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换言之,他们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先进理念、能力素质;能够获得较高收入,是新农业生产的继承人与开拓者。而且,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追求把地种好,还非常重视把农产品卖好,带领村民致富,引领农村经济整体腾飞。
开展职称评定工作,就是对这类职业农民的价值认同,能大大增加他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评上职称的农民不是只有荣誉,还有相应物质激励、政策扶持,可以促进职业农民的事业、农村的事业良性循环。
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工作,还能激励更多农民、更多青年对当代农民这一职业,抱有强烈的社会认同感。曾经,在很多人眼里,对农民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做细耕苦种田”的刻板形象,所以许多年轻人不愿像祖辈父辈那样辛苦种地,离开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多,“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成为困扰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大问题。
通过职称评定,将农民职业化,有助于培养真正爱农业、懂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当我们通过农民职业化、职称化,让广大新型职业农民倍感有面子、有实惠、有奔头,那么农业就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农民就会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就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如今有不少大学毕业生包括硕士毕业生,回乡当起新型职业农民,他们投身于充满希望的田野,用双手改变了自己和身边人的命运,带动了一方产业的发展和一方群众的富裕,自己也实现从“新农人”到“兴农人”的跨越。期待更多有学历、有梦想、有情怀、有担当的年轻人,在农村留下他们青春的脚印、奋斗的身影!(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