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治理手段 让“炸街”消音
2022-12-02 14:14:39
作者:李娜

黎青 作
来自广东汕头的肖逸(化名)这两个月来一直都睡不好觉,“经常夜里一两点会被一阵阵刺耳的摩托车轰鸣声惊醒。”肖逸告诉记者,“炸街”飙车既扰民又影响交通安全,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喜欢。(12月1日《法治日报》)
为了避免拥堵,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然而,随着摩托车文化的快速发展,摩托车已不再局限于日常代步功能,一部分年轻的摩托车驾驶者为了更快的速度、更响的轰鸣声,达到风驰电掣的拉风效果,通常会加装扩音设备,对车灯、车辆排气管等进行非法改装。
新闻中肖逸的遭遇并非个例。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不少人都曾抱怨常因摩托车“炸街”而从睡梦中惊醒。据统计,今年以来,仅天津市和平区就依法查处摩托车闯禁行、“炸街”等违法行为205起。
“炸街”的危害主要是噪音污染。据了解,80分贝以上属于高噪音。近期,济南交警邀请省立医院耳鼻喉科专家,对摩托车“炸街”做了分贝实验。经实验,在5000转速下,非法改装的摩托车所产生的噪音达到了90分贝。如果一个人长期暴露在8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会造成不可逆的耳聋。
“炸街族”在深夜疾驶而过,车辆发出刺耳的声音,很容易将人们从睡梦中惊醒,尤其对老人、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炸街”行为,这类摩托车驾驶者往往还有闯红灯、超速、违法变道等违法行为,对交通安全、公共安全都有重大隐患。
其实,真正的摩托车“发烧友”,是十分厌恶“炸街”行为的,“炸街”行为给正规爱好者和大量靠摩托车出行的人带来很多负面评价。摩托车“炸街”不拉风、也不炫酷,是违法!不管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登记规定,还是噪声污染防治法,摩托车“炸街”不仅扰民,而且违法。
既然违法,如何治理?因“炸街”摩托车群体较小,且多在深夜出行,查处和取证难度较大。专项问题需要专项解决。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积极行动,加大力度
整治摩托车“炸街”现象。如上海等地利用声呐定位等科技手段,对噪声超标的机动车进行自动抓拍;江苏南京交警则启用“超大排气噪声机动车记录系统”,加大对轰鸣“炸街”违法行为的常态整治力度;今年10月,济南交警针对“炸街”摩托车开展了集中整治行动,共查处炸街摩托车、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16起。
杜绝“炸街”扰民,就要精准施策。必须让“炸街族”尝到法律的硬拳头,同时设立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参与非法改装车的举报监督,也需要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构建联动协作机制,加大对改装源头的监管处罚力度,多管齐下,还居民清静的空间。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