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事 > 正文

“暴力护犊”没有赢家

2022-11-11 12:45:43

作者:陈广江

  11月9日,针对“男子上门掌掴男童”一事,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发布通报称,因儿子在幼儿园与同班男童争抢玩具时被对方戳破头皮,某医院社会聘用制人员鲁某某到对方家中讨要说法,并用手击打该男童面部,致其仰面倒地。该男童祖父先后持塑料椅、大椅与鲁某某发生肢体冲突,被鲁某某推倒致腿部骨折。目前,鲁某某因涉嫌故意伤害被依法刑事拘留。(11月9日澎湃新闻)

  一边反复教训男童不能打人,一边抡起巴掌将其扇倒在地,监控视频记录的这一幕,让人瞠目结舌。自家孩子被戳破头皮,当家长的当然心疼,但再心疼也不能丧失理智、滥施暴力,否则必然害人害己。

  孩子间的打闹是正常现象,除非出现校园霸凌,家长没必要介入,交给孩子处理即可,何况还有老师。即使孩子出现意外受伤的情况,家长也要保持理性,以合情合理合法的方式“护犊”。家长插手孩子间的纠纷和摩擦,很容易激化矛盾,导致“小事变大事”,最终没有赢家。

  据被掌掴男童的母亲称,两家是关系融洽的邻居,两个孩子也是好朋友,当天接到老师电话后,本准备登门道歉,结果对方一家三口先登门讨说法,竟发生了监控视频里的一幕。如今,被掌掴男童及其爷爷均有不同程度的受伤,被戳破头皮的男童要面对一个涉嫌犯罪的爸爸,一记巴掌“害”了两个孩子乃至两个家庭,代价之大、教训之深,令人唏嘘。此案再次为“暴力护犊”敲响警钟。

  类似事件并不罕见。更令人警惕的是,类似事件发生后,也不乏为家长“暴力护犊”辩护的杂音。有网友认为,施暴家长固然很不理智,但事出有因,“坏孩子”伤人在先,家长一时冲动才做了傻事。这种痛恨校园霸凌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把孩子间的冲突、摩擦都归于校园霸凌,即使出现校园霸凌,家长也应守住底线,而不能一时冲动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这是不少家长比较纠结的问题。2017年4月,四川乐山一幼儿园对该园小朋友的家长做了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60%的家长表示应培养孩子强硬的性格,被欺负时要“打回去”;25%的家长则认为,孩子被欺负后,应当远离施暴者,而不是以暴制暴。虽是小样本调查,但也能反映出部分家长心态。

  无论家长亲自“出手”,还是让孩子“打回去”,都是不负责任的,也是危险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