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简单对“上门做饭”关上门
2022-11-02 14:30:12
作者:毛建国
“如果你没有时间做饭,我帮你做。”最近,类似上门做饭、私厨到家等服务突然火爆起来,多个生活服务类平台提供类似服务。专家表示,受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影响,“上门做饭”有着一定的市场空间,也反映出社会对于灵活就业的认可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但相关服务安全和法律关系也不容忽视。(10月31日《成都商报》)
一个客观事实是,现在的年轻人,对美食的向往依然存在,乃至更加强烈,但是面临着没时间、不会做和既没时间也不会做的三重现实。
相对于外出就餐,“上门做饭”满足了不必东奔西走的需求;相对于传统的“入得厨房”,“上门做饭”满足了释放双手的需求;相对于方兴未艾的外卖,“上门做饭”满足了“看得见的健康”和“家常菜的感觉”的需求。不仅有效解决了一部分人的痛点,满足了美好生活需要,而且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就业空间,满足了相当一部分人群的灵活就业需求。
当然,“上门做饭”也存在着发展中的问题。比如,有人质疑,“团队有健康证吗?”“安全问题怎么办?”的确,这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但千万别简单对“上门做饭”关上门。很多因为互联网而来的新现象新行业,都是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
对问题置之不理,不是正确做法;因为存在一些问题,或者仅仅是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而选择放弃,也不是明智做法。有专家提出,政府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以及对从业人员信用体系的建设。这只是一个方面。随着社会包容度和期望值的提高,灵活就业必然大量出现,需要科学而富有远见地做出制度设计,推动类似“上门做饭”这样的灵活就业更好发展。
也有人提出,多年前就曾兴起过“厨师上门”“钟点阿姨上门做饭”等服务,也出现过专门提供厨师上门服务的网约平台,但后来发展不好,折戟沉沙。市场就是这样,到了合适的时机,采取合适的方法,就会迎来好的发展。反之,步子走得太快太急,选择的方向方式不对,都有可能“出师未捷身先死”。市场的问题,最终交由市场,无需庸人自扰,不必杞人忧天。甚至对其“到底红多久”的疑问都可以淡而化之,事物的发展,常常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慢慢走出来的。
“上门做饭”会做出怎样的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方向对了,路走好了,类似“上门做饭”这样的新现象,很有可能带来惊喜。关键还在于守正创新,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