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校外作业时长与成绩倒挂”的教育意义
2022-08-30 09:43:51
作者:冯海宁
现在看来,过去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过多,导致校外作业时间过长,是一种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双减”政策规定是对过去做法的有力纠正,不仅帮助学生减轻作业负担,也满足了学校、家长、学生对学业成绩的追求。
报告显示,周一到周五,学生校外作业时长在1小时以内的,学业成绩集中在500分以上;超过1小时的,学业成绩集中在480分及以下,且随着校外作业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这组数据用事实证明了校外作业时长与成绩呈负向关系,对学校及家长更有说服力。其中,对家长们而言等于上了一堂“家教课”。
那么,校外作业时长为何与学业成绩呈负向关系?应该从两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校外作业时间过长极其耗费学生精力,不利于提高学习质量,就会影响学业成绩。另一方面,学业考试的考察内容不断向课本之外延伸,即考查学生课外知识储备,校外作业时间短为学生课外学习创造了条件。
目前,各地各校普遍制定了比较完善的作业管理办法,建立了作业公示制度,学校作业总量和时长调控基本达到了规定要求。但是,不少家长观念仍然停留在过去,认为只有增加学生作业量,才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在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量减少的情况下,部分家庭通过“堤内损失堤外补”——让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或者自己布置增加校外作业量。
上述报告用数据和事实表明,校外作业时间过长非但不能提升学生成绩,反而可能会影响学业成绩。希望家长们能通过上述报告转变教育观念,与其让校外培训机构给孩子增加作业量,或者自己给孩子增加作业量,不如把更多校外时间留给孩子,让孩子增加课外阅读量和其他知识储备,来适应新的教育理念。
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学生,都应通过“校外作业时长与成绩呈负向关系”看到校外作业时间过长可能并不利于提升成绩,反而对学业成绩造成不利影响。只有学校、家长真正改变陈旧观念,才能配合相关政策规定把学生负担真正减轻,同时也才能真正提高学业成绩。这也正是上述报告的教育意义。另外,该报告关于人际关系、阅读兴趣、体育锻炼等方面的监测结果,也值得关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