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织密灵活就业者的社保安全网

2022-08-04 11:06:07

作者:潘铎印

  据报道,一位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成为一名在线钢琴陪练,一次小手术花费了万余元,让没有医保又刚毕业的她顿时捉襟见肘。更早些时候,一位从事外卖配送的骑手,在送单时发生交通事故,由于没有缴纳社会保险,高昂的医药费也让该骑手的家庭陷入困境。(8月3日光明网)

  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灵活就业的需求不断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超2亿人,群体十分庞大。外卖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互联网营销师等,灵活就业既满足企业弹性用工、短期用工需求,也在提升劳动者个人价值。然而现实中,灵活就业人员由于大多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因而遭遇意外时面临救济困难,加上灵活就业者的流动性强,在社保参保方面存在诸多限制,目前许多人仍被排除在职工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织密灵活就业者社保安全网迫在眉睫。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因素,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环节。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支持灵活就业作为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的重要举措”,“十四五”规划建议也鼓励将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作为拓宽就业渠道的途径。如今,只有为他们织密社会保障网,灵活就业的“新赛道”才更有吸引力。

  让灵活就业者有保障更有尊严。去年11月,人社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提出,健全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的相关政策,包括健全公平就业、劳动报酬、休息、劳动安全、社会保险制度,强化职业伤害保障,完善劳动者诉求表达机制等。从法律层面赋予新业态劳动者在平等就业、最低工资、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权利,强化对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网覆盖,以法律形式明确灵活就业者与雇佣方劳动关系,督促企业依法用工,规范平台劳务合同,让灵活就业者有保障更有尊严。

  提高灵活就业者劳动保障水平,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精准施策,促进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促进灵活就业长期健康发展。聚焦问题短板,为灵活就业者撑起“保护伞”、系上“安全带”,增强灵活就业者的获得感归属感,是民之所盼、各级政府部门政之所向。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