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陪诊要走向专业化规范化

2022-07-29 10:45:37

作者:房清江

  从去年开始,陪诊服务热度渐涨,队伍也越来越大。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各电商平台上提供陪诊服务的店铺已经超过500家,分布在北京、深圳、武汉、重庆、西安、杭州等医疗资源比较丰沛的城市,生意好的店铺月销售量上千单;陪诊员既包括医护机构的员工、自由职业者,还包括一些兼职的大学生。(7月28日《法治日报》)

  职业陪诊就是陪同患者前往医院就诊,提供诊疗向导、代替排队、领取药品、陪伴交流以及交通就餐等相关服务的职业。主要客户是独立就医困难的患者,包括老年人、孕妇、残障人士等。不同的群体以及每个个体对陪诊的需求有所差别,有的只是需要陪伴、跑跑腿,如帮助挂号、交费、拿药;有的则需要指导就医,帮助安排诊疗检查,提高就诊效率;有的需要就诊过程的照料、心理抚慰甚至替代患者与医生沟通。

  可见,陪诊作为一项职业,理应对需求具有最大包容性,才能满足不同患者的就诊陪护需求。因此,成熟的陪诊服务必然是一项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综合服务,而作为职业者,不但需要对医院楼层布局、诊疗检查流程熟悉,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医疗卫生常识、良好的沟通能力,真正为患者提供多元化的专业服务。如果陪诊员拥有较高的健康素养,甚至具有医学专业背景,陪诊就会更精准,提出的建议也更科学合理。如果陪诊员具有较强的看护能力,对于失能或半失能患者等特殊群体的陪诊服务,就会更贴心周到。

  陪诊服务作为新兴服务,初期市场难免出现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而且随着服务的发展,一些问题还会逐渐呈现,如“黄牛党”可能混迹其中,导致陪诊服务鱼龙混杂。此外,陪诊服务还关涉患者医疗隐私等信息安全、陪护过程中发生意外的险责、服务收费与服务质量等权益保障问题。

  因此,陪诊服务不能完全放任市场野蛮生长,必要的引导规范不可或缺。一方面指导陪诊服务专业化建设,对陪诊服务进行准确定义,提出服务标准,确立从业门槛,指导开展专业培训,引导和鼓励具有医卫专业背景的院校职校毕业生从事陪诊服务。另一方面规范陪诊服务机构发展,提出设立的条件,督促机构对从业者资质进行审验,规范市场竞争。同时,引导陪诊服务建立行业准则、从业规范、收费标准,确立规则,厘清险责,推动陪诊优质服务。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