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材“城市化”遇上“阅读荒”
2022-07-20 16:50:34
作者:肖明君
中小学教材为谁而编?这个问题一直在被讨论。据媒体报道,在云南昭通彝良县海子镇向阳小学支教的侯长亮发现,如今的教材“完全是城市孩子的教材,站在城市孩子角度去编写的教材,很少有贴近农村孩子生活的元素”。他觉得应该把符合当地的乡土内容编写进语文、数学等主课中,融合到主课对应的试卷练习中去。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教材的话题又升温了。说实话,编教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中小学教材,要承担的东西太多了,拿语文教材的编选要求来说,既要文质兼美,还要富有教育意义;既要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既要有文学优雅的一席之地,又要提高科技、实用文比例。在课文编选的“实操”中,要保障古诗词的体量、要体现鲁迅文章的分量、配图插画要经得住大众审美的打量……现在,教材“城市化”问题出来了,这种诉求反映到教材编选工作中,就是要做到“城乡平衡”。
教材话题争议的背后,是全社会对教育公平、教育改革、教育传承等宏大命题的深度关注,因此不能轻忽,值得细究。在报道中,侯长亮认为,一定的城市元素是山村孩子学习过程必不可少的,对他们的成长也有帮助,但在语文、数学等科目对应的练习、试卷中,城市元素的比例太高,动辄就是以“高楼、电脑、汽车、商超、博物馆”等为描述对象来出题。支教老师发现的问题,更具有“旁观者视角”,这种意见需要被看重。当然,教材没有“完美”的,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无论教材“城市化”还是“乡村化”,都应该是多元场景化,或者体验“交互化”,要让孩子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无论农村视角,还是城市视角,都应该是基于“孩子视角”,而不是“成人视角”包打一切,造成内容匹配错位。
再者,教育上的“城乡平衡”也绝非一本薄薄的教材所能独立承担的,更何况是部编全国统一教材,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报道引用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的观点,他就认为统编教材不可能满足全国那么多学生的需要,尤其是学校自主办学和个性化教学的需要。其实,不仅要让乡村的孩子懂得城市话题,也要让城市孩子懂得乡村表达。偏城市化的教材,不仅对农村孩子不公,对城市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遗憾。农村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滨河公园,难道城市的孩子就知道炊烟的样子?在任何年代,孩子们内心都需要保留一些“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的画面感,在文字引领下“回到最初的美好”。而真做到这种城乡平衡,既需要教材的倾斜,也需要阅读的拓展。
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有教材的适配性,更有阅读的饥荒。目前城乡生产体验、生活体验的相互缺失,已经让孩子们对于乡村或城市生活缺乏“共情”基础,这怎么来弥补?那肯定是靠阅读。共情能力的建立,来自于阅读,而且是大量的阅读、大量有兴趣的阅读。在这一点上,乡村阅读需要被重视,在偏僻村落里长大的孩子,只有通过阅读丰富的课外读物,才能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涵养心灵、塑造人格,建立起对于未来的向往和憧憬。只有教材而没有阅读生活的加持,只会加剧心灵的贫乏。
当教材“城市化”遇上“阅读荒”,这样叠加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提倡扩大阅读量,就是弥补教材的不足,把星空、野趣、虫鸣还给城市的孩子,把新兴科技、时尚体验、都市景观推送给农村孩子,尤其在农村,特别需要做一些实实在在的“阅读希望工程”,打开乡村孩子的眼界,而不是把孩子交给手机、交给游戏,以此尽量消弭城乡生活体验的不对称,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可以“共情”的童年。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