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

无论城市大小,厚植人才优势都是共识

2022-06-22 15:19:41

作者:毛建国

  新闻背景

  又是一年毕业季,多地打起了人才争夺战。先落户再就业、来求职可包住1年、博士直接发数十万现金……各地给钱、给福利、给户口的“引才抢人”新闻扎堆出现。而在大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为租房而发愁的高校毕业生也有很多。对于一些即将踏入职场、收入相对有限的高校毕业生而言,房租实在是难以承受之重。白热化的“抢人大战”背后,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冷思考”。

  近年来,很多城市都喊出口号,明确表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成就人才”,并且结合自身实际,竞相伸出了“橄榄枝”。在政策工具包里,不仅有真情实意,还有着真金白银。

  如果说以往“大城市不用抢、小地方抢不到”,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更多出现在二、三线城市,那么近年来,一线城市以及县城也纷纷加入到“抢才大战”。日前,上海发布的《关于助力复工复产实施人才特殊支持举措的通知》显示,在符合留学人员落户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对于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的,取消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和缴费时间要求,全职来本市工作后即可直接申办落户。再看县级城市,也有很多加入“抢才队伍”。比如,浙江遂昌县此前出台政策,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可享受75万元政策奖励。

  细观各地推出的“引才抢人”政策,普遍呈现出不断加码的趋势,“人才”范畴也不再限于海归、博硕、“双一流”等。不必讳言,同样“引才抢人”,由于城市能级和产业配套不同,大家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但是,人才是第一资源,城市发展已经到了人才驱动的阶段。无论城市大小,都形成了不断厚植人才优势的共识。中小城市本来就在人才储备上处于相对弱势,如果再不拿出诚意,一旦在人才竞争上败下阵来,必然会影响高质量发展。

  某种意义上,“引才抢人”,首先看认识,其次看态度,最后才看效果。人才政策是一个窗口,折射出发展观、政绩观。面对强手如林敢于出手,充分表明城市认识到发展的担子有多重,理解到人才的重要性。城市情况不尽相同,政策含金量和吸引力,以及最终能够招引的人才不尽相同,但不做,就没有希望;去做了,总归有收获。人才来自五湖四海,需求是全方位的,哪怕不能做到“十全十美”,只是集中力量做好某一点,把工作做到人才心上,也有可能收到奇效。比如,在环境营造上,在舞台搭建上,都大有文章可做。而且,“引才抢人”,既是对外展示,也是对内亮相;既是对外表情,也是对内达意,形成全方位的重视人才生态,把既有人才作用发挥好,这也符合“引才抢人”的初心。“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反过来也会提升人才吸引力。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