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励志故事为何频频走红
2022-06-21 16:47:05
作者:克凡
两位来自大凉山的毕业生都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先天环境和起跑线的落后,并没有阻碍他们在后天的坚持和努力,“走出大山”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实打实的行动体现。当自己能够看到自身所处环境的局限性,就能看到所要面临的考验和难关,要如何面对,以及用怎样的方式去突破,都是一个内心和行动不断契合的过程;将贫穷化为前进动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正如这些通过读书走出大凉山的学生们所说,巨大的心理落差带给他们的反而是进取心。
关注这些“寒门学子”,我们更多的是被他们身上奋斗拼搏的精神品质所打动。很多人在他们的故事中,感受到了贫穷和苦难的价值,也看到自己曾经在生活中的某个片段、某个身影。在这之前,还有很多“寒门学子”的故事触动人心,从“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的黄国平,到“放牛娃成长为北大博士”的肖清和,再到“清华北大的贫困生”,众多“寒门学子”的鲜活故事,让奋斗成为青春最闪亮的坐标,更为莘莘学子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从这些毕业致辞里可以看到,不管是过往的经历、人物,还是一些遭遇和困难,都给这些学生带来深远影响。有些转化为宝贵的人生财富,给他们的品格塑造以及体格淬炼,留下了诸多印记,有些则成为一种鞭策,在帮助他们迎来多彩人生的同时,也不忘回首来时路。在那条路上,即使荆棘密布,充满艰难险阻,但只要勇往直前,前路终将繁花盛开。
当然,或许不同人对于这样的致谢,会有不同的解读,但也要看到,这不是一些为了感动而感动的心灵鸡汤,而是取材于现实并终将回归现实的真实故事。有时候,我们总是局限于自己的困境,不敢去克服那些怯懦、懒惰与彷徨,其实,哪怕是一个普通人,也应该持续相信,教育和学习是向上、向善的有效渠道,正如那些每每在毕业季都能触动人心的寒门励志故事,对人生命运的流俗化解读,本就是一种偏向认知,相比于眼前的困窘与贫穷,通过加速奔跑和努力跳跃就看得见、摸得到的远大前程,依然值得被照亮。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