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

集体商标“姓公”有助减轻小微经营者负担

2022-06-13 09:40:08

作者:史洪举


  黎青 作

  6月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修改后的《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管理和保护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办法》通过增加多款规定,明晰权利边界,强调了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公共属性,对商标恶意维权说“不”。(6月9日澎湃新闻)

  前段时间,“潼关肉夹馍”、“逍遥镇”胡辣汤等集体商标维权事件,向公众揭示出了知识产权的B面:一些集体商标持有人化公为私、收取高额加盟费;或者通过批量诉讼碰瓷式维权,让一些小微经营者不堪其扰。可以说,承载着上百年文化积淀的地方特产,或者含有特殊地名的商标突然成了“垄断产品”,他人无法使用,显然不是知识产权领域的应有格局。

  根据《商标法》,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像“潼关肉夹馍”、“逍遥镇”胡辣汤、“库尔勒香梨”等商标,既属于某个行业协会所注册或享有的商标,也是证明某种商品原产地、原料等特定品质的证明商标。而要想避免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成为某个协会的私有财产,就需要妥善平衡各方利益,厘清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权利边界。

  当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具有公共属性时,就应让其更具有公益属性,不应放任某个协会奇货可居,滥用权利。对此,《商标法》明确规定,注册商标中含有的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或者含有的地名,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

  其实,这样的规定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特征,也符合人之常情。譬如,潼关、逍遥镇属于地名,商标权利人及相关协会的成员可以使用“潼关肉夹馍”商标,但其他加工、销售来源于潼关的肉夹馍的经营者就不能使用相关地名吗?显然不是。要知道,任何人都可以在商品中据实表明地名、原料等特点,虽然一些经营者未加入相关协会,但不代表其没有相关权利,这是商品的地理特征、原料特征所决定的,而非某个行业协会所想当然的特权。

  正当使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是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弱势的小微经营者,避免商标权利人碰瓷式维权的应有之义。只要真实地标注产品、原料产区、来源地,无论是否加入协会,是否缴纳加盟费,都可以正当使用集体商标中的地名、证明商标中的产品原料,才能让竞争更有序,市场更活跃。

  《办法》对“恶意阻止他人正当使用商标中含有的地名”制订了罚则。恶意阻止他人正当使用商标中含有的地名的,由负责商标执法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将被罚款,情节严重者将被宣告商标无效。这相当于对滥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行为的一剑封喉,既让相关权利人有所收敛,不再恶意收割小微经营者,也让小微经营者放心经营,不再担心“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稀里糊涂摊上“侵权”官司。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