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 > 正文

勤俭节约的传统永远不能丢

2022-05-30 14:08:26

作者:孙华锋

  本轮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社会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人们纷纷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堂食也全面放开,人们在尽享美食、美味、美景的同时,也尽情感受着这浓浓的烟火气。但是笔者发现,在高朋满座的酒店、紧张忙碌的办公区、人流涌动的餐厅食堂,浪费现象时有发生,看了让人既心疼又无奈。

  饭店餐桌上有些食品和菜品并没有食用多少,客人走后就被倒掉;某办公场所,一份文件没有修改几个字,但修改一次就得重新打印一遍,修改的文稿直接被投进碎纸机;某办公室内不管上班还是下班,空调总是不知疲倦地24小时运转;某单位食堂内,墙上、餐桌上明明张贴“杜绝浪费,珍惜粮食”等标识,但仍有人将馒头、油条等食品倒入泔水桶里……

  浪费现象仍然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我们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食品和生活用品极大丰富了,像老一辈人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节约理念在一些人看来已经不合时宜;二是有些人认为,自己花钱消费,浪不浪费是自己的事,和别人无关;三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育在家庭、社会、学校仍然力度不够,等等。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笔者从小生活在农村,农民兄弟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劳作的场景,“汗珠子在黑土地上摔八瓣”的艰辛与不易,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父辈们“一分钱也要掰成两半花”“餐桌上有一粒米也要捡起来放进嘴里”的勤俭传统至今仍在影响和教育着我。现在,虽然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不再像过去那样匮乏,但“成由勤俭败由奢”家风古训不应遗忘,勤俭节约的传统不能丢掉。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全面推进“十大之城”建设。文明典范城市不仅是城市的整洁、环境的优美,更重要的是“人人都是软实力”的提升与培育。勤俭节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全社会必须深刻认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勤俭之风,自觉养成低碳节能良好生活习惯。同时,也要通过不同方式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引导广大市民,从小事做起,从节约一碗粥、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做起,真正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全社会自觉自愿的文明风尚。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