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 > 正文

对“山寨证书”“有偿挂证”决不能不问不管

2022-05-25 13:30:11

作者:李东印

  □ 李东印

  据澎湃新闻近日报道,有网友反映,北京一家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承诺发放的相关证书“可以挂靠有收入”,自己前后花费5万元参加了学习培训考试,但几名联系人现已联系不上。后经有关部门核实,该公司办理的各种职业证书,国家职业资格系统不承认其资质,涉嫌虚假宣传。

  在竞争趋于白热化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考证,认为手里多一份证书,求职或“跳槽”时就能多一项选择,尤其是在“可以挂靠有收入”的引诱下,不少人陷入“为了考证而考证”。

  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看准了这部分人的需求才动起了歪脑筋,“造假证”“滥发证”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严重扰乱了我国的人才评价市场秩序。对此,绝不能听之任之、不问不管。

  “造假证”“挂证”乱象的背后,是广大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旺盛需求。客观地说,一些证书不仅能向人才市场释放持有者劳动技能水平的信号,还可以反映出持有者不可观测的能力和动机。一方面,可以为用人单位提供公正有效的选人用人依据,有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有助于规避市场的逆向选择,扩大对高质量技术技能类服务的需求。

  2022年3月16日,人社部印发了《关于开展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对面向社会开展的与技能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相关的技术技能类培训评价发证活动,进行专项治理。之后,有关部门严肃查处了两个打着“职业资格”的幌子,发放“山寨证书”、谋取不法利益的典型“山寨网站”,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极大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其实,“山寨证书”与“有偿挂证”等现象已在社会上“盛行”了很久,要彻底整治“山寨证书”漫天飞、“有偿挂证”不鲜见的乱象,必须坚持疏堵结合、持续用力方能见效。一方面,要健全人才评价制度体系,畅通相关信息查证渠道,加大对非法培训、制证机构及“挂证有偿”单位的惩罚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山寨证书”“有偿挂证”等现象无栖身之地。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劳动者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自觉摒弃急功近利与投机取巧心理,切实增强法律意识。每一位就业创业者也要相信,成功没有捷径,踏实奋斗、不懈努力才能走向成功。来源:济南日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