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保物流畅通打通经济循环“大动脉”
2022-04-20 06:48:10
作者:丁慎毅
4月18日,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脑中要有全局。要关心群众和防疫人员生活和身心健康,改善物流从业人员工作生活条件并给予延期还贷等金融支持。(据新华社电)
日前,新华社记者梳理当前中国经济十大关切问题,几乎都与物流有关,权威部门和权威人士呼吁,保物流是当务之急。保物流就是保民生。我国约有3000万名货车司机,承载着全社会79%的货运量和33%的货物周转量,物流配送已成为民众主要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货车司机的出行能否得到顺利保障,配送效率能否提高,既关系着货车司机的生存,更关系着群众的生活是否方便和企业运行是否顺利。
货车司机流动性强,接触面广,感染和传播风险较大,各地对来往的车辆加大防疫要求,可以降低病毒传播范围、遏制疫情扩散蔓延,这也是民生托底应有之意。但民生要托底,产业要循环,不能顾此失彼。一些地方在执行防疫政策的过程中层层加码、“一刀切”,由“堵”变“封”的管控措施,过于强调防控措施的“严”,忽视民生保障的“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该托的底没有托好。
保畅通就是稳经济。如果说民生、产业是经济社会运行的两大器官,物流运输则是为两大器官供血的血管,而货运的畅通恰是维持血液循环的关键所在,疏通物流配送就是“输血救命”。
稳就业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当前稳就业的重点则是保市场主体。如果货运不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就难以稳定运转,企业开工不足,必然影响到就业、消费等各个方面。所以,交通管理部门一直强调“一断三不断”,就是要求在坚决阻断病毒传播渠道的同时,保证公路交通网络不断、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断、必要的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通道不断。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此次发布的具体举措,是对全力畅通交通运输通道的落实,全力保障货运的畅通,也是当前维持对经济社会供血的最直接手段。各地各部门在严格落实防疫政策的同时,要不折不扣加快打通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并在巩固物流“硬件”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培育“软件”优势,努力建设一套职责明确、执法严格、信息畅通、运转高效的跨境物流管理体系,打通经济循环“大动脉”。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