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科普”外衣冒犯女性,才是真的“臭”
2022-03-25 11:07:55
作者:陈广江
3月13日,宝洁会员中心公众号发布文章,文中包含“女人脚臭是男人的5倍?不信现在闻一下”“女人头发比男人脏一倍”等争议性内容,引发网友热议。3月24日,宝洁中国发表声明称,为宝洁会员中心账号近期一篇文章的不当内容对女性的不尊重,郑重道歉。已经删除这篇文章,并严肃整顿该账号的运营。(3月24日澎湃新闻)
宝洁推文披着“真相”“科普”的外衣,实际上根本经不起推敲。且不说“女人脚臭是男人的5倍”等观点是否有数据和事实支撑,单从生活常识讲,人体某个部位干不干净、卫不卫生,基本上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个人生活习惯,与性别无关。以冒犯、歧视、污化女性的方式,挑起性别对立,制造和贩卖焦虑,这是某些“碰瓷文”惯用的伎俩。
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一边给女性贴上“臭”的标签,一边声称“一直提倡平等、包容和尊重的价值观”,何以服众?从舆论反应看,对于宝洁的“郑重道歉”,网友们并不买账。我国广告法明文规定,广告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可见,宝洁推文既冒犯了女性,又涉嫌违法,相关部门不能坐视不管。
近年来,类似文案“翻车”现象屡见不鲜。比如,某奶茶品牌在宣传中使用“这么大一杯够你三四个秘书喝”等低俗内容,另一奶茶品牌在产品包装上印上了“捡篓子”“官人我要”等不雅信息;某卫生巾品牌的广告中出现了一名男子将卫生巾当眼罩、脚垫和吸水抹布来使用的镜头,另一卫生巾品牌不仅邀请男明星代言,还宣传“躺赢职场”等暗示性信息……
这些“翻车”的文案有一个共同点:处心积虑围绕“性”字做文章,花样百出地打两性擦边球,涉事品牌每次都会“诚恳道歉”“深刻反思”“全面整改”,但总有一些品牌不长记性。难道不谈“性”、不碰两性话题,就做不出高质量文案了吗?这些散发“臭味”“腥味”、公然冒犯女性、亵渎社会公德的“臭文案”,何时才能销声匿迹?
事实证明,把低俗当创意,把色情当卖点,把冒犯当幽默,把歪路当捷径,挑战公序良俗和法律底线,终究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事实也证明,对这种歪风邪气,仅有舆论谴责是不够的,相关部门须及时“亮剑”,以儆效尤。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