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泉声 > 正文

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

2022-03-07 06:48:40

作者:董 婧

  □董 婧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广大群众关心热议的焦点。在两会前夕,人民网开展了全国两会调查,超过562万人次参与。网友投票结果显示,“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社会保障”三大热词关注度位居前三位,位列热度第四至第十位的热词分别是“社会治理”“国家安全”“科技创新”“教育改革”“乡村振兴”“健康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

  和往年“两会热词”相比,今年热词虽然在排序上有变化、内容上也有所不同,但“民生”却是一以贯之的主题和主线。在位列前十的“两会热词”中,每一个热词都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它们背后凸显的是“流量”,更是公众当下最真实的诉求和心声。透过“两会热词”这个窗口,我们感受到的是整个社会对民生的热切关注,满满的“民意”里不仅是人民群众对两会的认可与信任,更是映照出紧跟民意大步前行的中国。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两会期间,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会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展开讨论,建言献策,共商国是。凡是群众关切的,必会在议案提案中找到回音;凡是当下最需要解决的,必会成为会场上讨论的主题。近年来,很多来自人民的声音被决策部门采纳,一份份议案提案也在推动问题解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们提出的8993件建议,已由200余家单位办结完毕并已答复代表。去年提出的许多建议已经转化成民生大礼包,有的甚至成为政策法规。

  在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要坚持把教育这个事关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些话暖心又提气。民生事小重千钧,一枝一叶总关情。今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民生工程依然是政府工作报告里的重头布局。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这些政策定位与福祉红利,直面民生热点焦点难点,条条回应百姓关切,件件呼应群众期盼,每一条每一件都“情意浓浓”,凸显了牢牢守住民生底线的施政要义,彰显出温暖人心的民生关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以百姓心为心,两会召开以来,从代表委员们的民生期盼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为民情怀,都是在用实际行动回应老百姓的期盼和关切,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虽然事有大小,但凡老百姓关心的事,我们都将不遗余力地做。”政府工作报告中坚定的承诺,让我们对未来更加充满期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