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赋能“城”长,刷新城市“体”验
2022-02-25 10:41:45
作者:肖明君
2月22日上午,在北京冬奥会闭幕之际,市政协召开 2022年度“商量”暨“体育赋能城市发展”专题“商量”启动会。会议通报了“体育赋能城市发展”专题“商量”工作方案。与会人员在发言中一致认为,体育是城市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激发城市活力、推动经济发展、塑造城市品牌的重要驱动力。
运动,在城市生活中正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紧张的都市生活带来了普遍的焦虑感,人们很容易“缺觉”“缺闲”,能为这些“补缺”的,恰恰是体育运动。所以,健康生活的必需品就是体育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如果长期缺乏运动,健康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对个人如此,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更是如此。事实表明,体育运动设施更为完备、运动生活更丰富的城市,人们普遍年轻健康,阳光向上,整个城市往往更具有活力,经济社会发展更为蓬勃。因此,体育事关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和群体气质,是整个城市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体能基础。由此而言,发展体育事业,让体育赋能城市全面发展,是一个值得进行深入思考的大课题。济南市政协对这一课题开展专题“商量”,意味着济南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强烈的“城市自觉”,而且通过“商量”的方式,更能够启发社会各界共同思考发声,更容易凝聚各方智慧,达成“体育赋能城市发展”的深刻共识,更有利于推动体育事业成为一件城市的“大事”,成为一件全民参与的“热事”。
当然,让体育从“各界共商”走向“全民共享”,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清楚,体育事业不仅是政府的事业,更大程度上是一项全民事业。而激活每个人的运动兴趣和运动潜质,就需要完备的公共设施、发达的体育教育培训,也需要体育赛事的氛围营造和文化引领,更离不开体育产业的市场催化。可以说,打造城市运动新“体”验,是一项系统工程。
体育赋能城市,就得先让体育融入城市,首先是场地的融入。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不喜欢运动,也不是“懒得运动”,而是苦于没有合适的运动空间。对于这个问题,要有一个综合解决方案,必要时也需要多一点“搭便车”的思路,也就是充分利用一切场所,进行场地运动项目的植入。比如,现在很多旅游项目都有体育活动、体育设施的参与,一些景点引进户外活动后,“游客黏性”更大了。现在很多景区的滑翔、越野或者水上运动、冰雪运动等,已经不是“副产品”,而是成为“吸客”“吸金”的担当,可见“文旅+运动”是一个拓展运动空间的有效路径。其次,体育融入城市,更需要完备的体育产业支撑。很明显,体育产业和体育运动之间是相互滋养的关系。尤其是人们运动热情的高涨,能够直接促进体育赛事的兴盛,并由此延伸带动体育会展、体育服务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总之,以“体育赋能城市发展”为主题的全城“商量”,十分必要、非常及时,这有利于激活全社会的运动意识和热情,让泉城真正成为一个动感之城、健康之城、幸福之城,促进城市品质全面提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