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

“故里之争”,还是放过收费站吧

2022-02-22 09:45:44

作者:木须虫

  近日,河南省盐洛高速鹿邑收费站更名为“老子故里”站,引发安徽网友争议。老子,是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有传世作品《道德经》。关于他的籍贯,历来争议颇多,尤以安徽省涡阳县和河南省鹿邑县争议较大,两地均称“老子故里”。(2月21日中国新闻网)

  名人故里之争由来已久,无非是借助名人的知名度,提升地方推介的传播力与影响力,若是考证准确,代表了地方深厚的历史底蕴,作为地方文化符号,将其标签化也无可厚非。

  当然,名人故里应用也好,争夺也罢,亦应有所为有所不为。譬如,此次牵涉“老子故里站”命名的安徽涡阳与河南鹿邑,区位相连,同处于涡河上下游,在历史的不同时期,都曾是一个归属辖区,类似的问题在很多相邻区域比较常见,如有证据证明老子出生在这片土地,都称之为老子广义的故里,其实也名副其实。关键是如何做好老子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带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而非处处贴标签、抢标签。

  而“老子故里站”真正的争议,并不是谁是“老子故里”,而是给收费站贴张标签是否合适。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收费站是高速的进出关口,是地域与方位的确切实址,因此收费站的命名更需要强调位置信息符号的直观性,让来往人员无歧义、准确地把握到了哪里。

  显然,这并不是“老子故里”所能胜任的,虽然从文化符号上“故里”可以指代特定的区域,但这种指代是间接的,即使没有争议,对于很多人来说,也并不能轻易完成“故里”指代的转换,如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知道的人很多,但知道哪里是“老子故里”的人恐怕少之又少。推而论之,如果都效仿鹿邑,用名人故里来命名收费站,恐怕带来的更多是出行的错乱,适得其反。

  故里之争还是放过收费站吧,名人故里的好标签也不要乱贴,还是那句话,过犹不及,滥用不如好好珍惜,更宜传承好“故里”背后的优秀文化,充分挖掘内涵,融入地方文化创造,做好里子,更精准地提炼文化内涵,让故里成为传播名片、承载起地域特色的符号,服务于地方传播推介,慎用才会管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