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

别让“隔离险”成了“趁疫敛财”工具

2022-01-20 06:40:32

作者:戴先任

  “隔离200元/天,确诊重症/身故均保,投保仅需4元起”,这是某平台上在售新冠隔离津贴险的宣传语。今年春运买机票、火车票,不少消费者被提醒是否要购买隔离险。据记者了解,隔离险迅速在社交电商和短视频平台蹿红,成了不少社交平台“种草帖”的推广产品。记者打开小红书APP发现,与“隔离险”相关的笔记有2000多篇。(1月18日《中国消费者报》)

  针对保险公司推出“新冠隔离险”,有人会觉得,是在炒作概念和制造噱头,是“趁疫敛财”,没有推出的必要。此前确实有一些保险企业推出了一些“奇葩保险”。比如有鹿晗恋爱险、熊孩子惹祸险、违章贴条险、忘穿秋裤险、美厨娘关爱险、痘痘险……但不能将“新冠隔离险”等同于这些“奇葩保险”。

  目前,疫情反弹风险仍然存在,不少由于工作、学习与生活需要而多地奔波的人,因为疫情被隔离的风险也大大增加,“新冠隔离险”应运而生,也确实满足了部分人群的保险需求。

  但“新冠隔离险”却暗藏许多套路,比如有保险公司推出的这一新险种,并没有提前在中国银保监会备案,不是由保险公司公开销售,甚至不是合法合规的产品。另外,一些保险公司推出的“新冠隔离险”,存在“投保门槛低,理赔限制多”等“通病”,不少客户遭遇理赔难的问题。

  而且不少“隔离险”都有“免费隔离不赔”“居家隔离不赔”的条款,很多客户在投保时并不知情。有的“隔离险”很“刁钻”,当事人在旅行目的地被隔离,才有资格理赔,在居住地被隔离,则不在理赔范围。还有一些第三方平台强行搭售隔离险,消费者发现后却退保无门。

  所以,“新冠隔离险”很可能是疫情时期,一些人用来“割韭菜”的工具。他们收了钱,却未必能提供什么保险,最终收割的是投保人的“智商税”。

  对于“新冠隔离险”乱象,需要监管部门加强对保险公司、第三方平台的监管,对于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予以查处。避免“新冠隔离险”成为一些无良企业“趁疫敛财”的工具。

  对于投保人来说,也要增强维权意识、防范意识,投保前认真阅读相关条款,要选择靠谱的公司与适合的产品。而保险公司也要努力做一个有良心的企业,诚信经营,更好地服务投保人,这才是企业健康发展、长远发展之道。

  “新冠隔离险”乱象,也从一个侧面折射了保险行业的浮躁与失序。唯有加强对保险市场乱象的整治,“动真碰硬”,真正打痛违规违法的保险企业,才能促进保险行业更好地为投保人保驾护航。(戴先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