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春运,一趟“无差别服务”的归途

2022-01-19 06:43:41

作者:肖明君

  1月17日,2022年春运正式开始,为方便特殊旅客乘车,济南火车站推出了“六专”“五免”专属服务,为“脱网人群”提供专人购票、专口进站、专区候车、专人引导、站台专控、专口出站“六专”服务,让出行旅客从购票到进站、从候车到乘车,每个环节都能感受到车站带来的暖心服务。

  如今,出门不带手机,或者出门不会用手机,真到了寸步难行的地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成为普遍的“沉浸式”生活场景,多数人享受到了技术便利,但是受限于技术接受和认知程度,这种便利并不是普惠的,尤其对于“脱网一族”来说,不管是主动脱网,还是被动脱网,没有相应的“在线体验”,就很难操作手机支付、就不知道如何线上抢票、也不知道怎么打开健康二维码……看起来,“脱网”的人似乎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不太合群,而且这些人里老年人群、农民工群体、偏远地区人群较多。因为一直“脱网”,不可避免就失去一些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产生了自外于人的巨大落差,自我感觉跟周围社会脱节。因此,他们的回家路不免走得战战兢兢。

  在熙熙攘攘的春运洪流中,“脱网人群”可能占比不大,但是如果具体到一个数字,可能就比较惊人。毫无疑问,这同样是一群等待回家的人,他们的出行权益需要被顾及,需要被对接,需要开通必要的“绿色通道”提供专门服务。有人或许会发问:这毕竟是“极少数人”,对其提供专人购票、专口进站、专区候车、专人引导、站台专控、专口出站,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显然,这样的考虑忘却了“人民交通”的本意,交通是公共设施,这决定了春运就应该是一趟“无差别服务”的归途——让每一个回家过年的念头踏实兑现,让每一个回家的人被温暖。“无差别服务”是公共设施的本然质地,不仅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更要照顾到“少数人”需求,这就需要下很多细节功夫,推出更多人性化举措,不遗忘或者忽略任何人,极力保障“脱网人群”在互联网时代出行不掉队。

  回家的路很长,对于“脱网人群”,更多服务也不必局限于站台。比如,父母打包行李的时候,做子女的就应该耐心细致教老人熟悉使用手机,帮助他们网上购票,引领他们慢慢融入网络时代,逐渐适应并接受信息社会的便捷;在旅途中,乘务人员也要尽量提供精准服务,及时告知车上充电、上网设施使用方法,做好到站信息提醒;出了车站,也需要相关方面做好防疫安全的“上门服务”和“面对面对接”……只有这样,春运才算一场完好的抵达。由此而言,春运的品质,是由全社会共同打造的。除了高铁和机场,它需要系统支撑,不仅需要系统的“信息支撑”,还需要系统的“手动支撑”,每一个部位都要开启“走心模式”。

  “脱网人群”在网络时代中的“不方便”,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高铁网络越织越密、高铁速度越来越快、出行设施越来越发达。然而,无论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人性化”都应该是不过时、不落伍的必需品,不能因为技术迭代造成人情味儿衰减,技术先进更不会耽误“服务上乘”,要保障特殊人群回家无碍,总要在各种“数字通行”模式之外备上一套“线下模式”。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