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 正文

“主动投案”不是退路而是出路

2022-01-18 06:53:04

作者:赵晓昕

  □本报评论员 赵晓昕

  “我感恩党的审查和法律的制裁,这些都是一种救赎,是一种拯救。”1月17日,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片《零容忍》第三集《惩前毖后》播出,中国科协原党组成员陈刚在节目中坦陈心路、真诚悔错,直言投案自首后的自己,终于结束了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

  “可幸的是,我最后醒悟得晚了,但毕竟醒了。”2006年,40岁的陈刚出任北京市副市长,晋升为副省级干部,2012年进入北京市委常委领导班子。在第三集节目中,陈刚面对镜头,详细讲述了自己是如何从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有为干部,在利益“围猎”中,一点点失去底线、放松防线,自暴自弃堕落为丧失党性、毫无信仰、敛财超1.2亿元的“问题干部”。在专案组的鼓励和深入谈话下,陈刚抓住机会,下定了主动投案的决心,2019年,曾是全国最年轻省级常委的他就此落马。

  在一系列高压反腐措施的震慑下,近些年,一些“问题干部”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的新闻颇受关注,“主动投案”也成为反腐新闻中的常见词汇,甚至入选2019和2020年度“反腐热词”。这一方面说明了我们党强大的政策感召力,反映了中国反腐败制度的发展取得了切实的新成效;另一方面,部分主动投案的官员并非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只是为了争取组织的宽大处理,这种为了减轻惩罚的心态也引起了纪检监察机关的注意。

  陈刚对贪腐细节的详细曝光、对自身道德滑坡的直白剖析,对自己犯罪事实的深刻忏悔,离不开专案组工作人员的悉心引导和背后工作。为了避免“主动投案”成为一些人权衡利弊之后的退路,而非是对自己贪腐行为进行深刻检讨后由于罪恶感作出的选择,专案组和陈刚一起,对他过往的人生展开了系统的梳理反思。因为只有真正认识到自身的错误、真心悔过,才能令反腐工作最终达到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目的,而这也是组织对贪腐人员进行审查调查的最终追求。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对主动投案者依规依纪依法从宽处理,释放出惩治极少数、挽救大多数的强烈信号。数据显示,党的十九大以来,主动投案人数大幅增长。党的十九大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500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投案;2019年10357人主动投案;2020年共有1.6万人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6.6万人主动交代问题。

  当越来越多的贪腐分子选择主动投案,这种选择也会形成一种“示范效应”。“我如果早治疗,在我第一个扣子没有扣住的时候,或者第二个扣子、第三个扣子没有扣住的时候就治疗,也不至于到现在。”陈刚将自己的心路历程转化为鲜明的教训,如此现身说法,也在党员干部心中敲响警钟:扣好第一粒扣子尤为重要,凡越雷池者,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而对已经步入歧途的“问题干部”,抛弃侥幸心理,相信组织、依靠组织,彻底地交代问题,才是唯一的出路。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