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不够“适老”,要多些民生考量
2022-01-17 07:03:16
作者:戴先任
黎青 作
□戴先任
从2021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手机App适老化改造,购物、聊天、打车、新闻等涵盖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手机软件纷纷开发出“老年版”。但也有不少用户反映,部分手机App的适老化改造并不十分理想,并且普及率较低。(1月16日央视新闻)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10.11亿网民中6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达到12.2%。老年网民越来越多,但长期以来各种与网络相关的服务多是为中青年群体打造,一些老年人操作起来有很大难度,这给老年人融入互联网时代带来了很大不便。为此,从2021年开始,在相关部门的要求下,很多App增设了“适老版”,受到老年群体的欢迎。
对手机App进行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成果,更为契合老龄化趋势,能够更好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但目前部分“适老App”操作起来还是较为复杂,也没有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操作习惯与思维方式等,有的还存在字体比较小,有广告等问题,让适老化改造打了折扣。
“适老App”还不够“适老”,原因并非技术上存在难度,主要在于“适老App”商业价值不高,导致互联网企业推广的动力不足。“适老App”更多具备的是公益价值,而不是商业价值,要让互联网企业更大程度上体现服务“温度”与人性化关怀,还需要相关部门尽好监管职责,加大对互联网企业的引导、督促与激励。互联网企业也要自觉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还需要多一些“民生考量”。
当然,适老化改造涉及方方面面,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是做好一个“适老App”就能解决好的事。需要从互联网企业、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到老人子女等各方齐心协力,共同创建老年人友好型社会,解决好老年人生活遇到的各类“痛点”,让老年人能够跟上时代,共享时代发展成果。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