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变“主播”启发重塑人才培养模式
2021-11-09 11:52:12
作者:
每天清晨,拥有80多万粉丝的黄山导游陈婷要开车前往直播目的地,直播当地的旅游景点和风土人情。自去年5月以来,她转型主播一年有余。在后疫情与互联网直播时代的叠加背景下,大量专业导游开始转型主播,在线上传播人文风光,同时“带货”助销地方特产,这重新定义了导游这一职业,也刷新了它的技能要求。(11月8日《中国青年报》)
事实上,即使没有疫情影响,传统的导游模式也需要改变了。传统模式下,导游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处理旅途中遇到的问题,向游客介绍景区内容。但是在互联网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游客通过手机即可查询旅游目的地的虚拟导游、游览攻略、手绘地图等,而利用“景区随身听”,可听到对景区最好的讲解。一名金牌导游的讲解可能在线上同时服务于上万名游客。
这时候,游客对导游的服务要求更多转向导游帮助游客拍照、制作影集和短视频、帮助游客选择性价比最优的购物服务、保障游客身体健康等方面。旅行社跟团的人可能就不再是传统的导游,而是具有复合型技能的服务人才。这势必带来一部分导游向主播、影视制作师、安全健康服务师以及复合型服务转化。一个景区可能存在多个旅行社从导游转型而来的各种服务人才,透明的直播状态下,也有利于各旅行社之间的良性竞争。同时,导游转型后,靠服务来定收入,只要努力,收入也可更加稳定。这至少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模式下,一些导游把精力集中到不合理低价游和购物“宰客”上来的问题。
所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一些旅行社和职业院校已经看到了这一点。有旅行社已经在专门培养年轻导游作为企业储备的直播人才,并要求导游考虑运用VR、5G、物联网技术武装自身,跟上行业变革。有职业学院撤并了旅行社计调实务、旅行社门市接待等课程,增设智慧导览服务与管理、旅游IP运营与打造、旅游短视频制作等带有数字经济色彩的课程。一部分旅游从业者也转行做起旅游定制师、研学旅行指导师、旅游咨询师、民宿管家等。
当前,旅游业发展“有没有”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涉旅单位要重新定位人力资源与科技资源和游客更美好需求的配置关系,重塑人才培养模式,让传统的导游等涉旅服务模式与互联网科技服务模式互补短板,锻长板,相得益彰。从而给游客更多选择权,给涉旅单位更多发展机会。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舜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